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快速增加。开发煤炭资源,加快煤炭工业发展,成为一项十分迫切和重要的任务。
为调查煤炭资源分布情况,1955年5月,安徽省工业厅勘探队组队进驻烈山地区进行勘探,初步获取一些地质数据。同年6月,地质部华东地质局组建成立宿县地质普查队(又名濉溪队),由长春地质学院教师带队,在徐州以南、宿县以北,津浦铁路以西、青龙集以东的1500平方千米区域内展开1:50万地质普查。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普查队于同年8月提交了《苏皖北部宿县、萧县一带煤田地质及区域地质报告》。《报告》肯定了该区域蕴藏煤层的可能性,明确指出“闸河平原是一成煤远景区”。
1955年9月,华东地质局决定成立三二五地质队,进驻淮北地区开展煤田普查工作。普查队址设在濉溪县戴圩孜(今属淮北市相山区),下设地质组、钻探组、行政组、供应组和人保组,全队职工208人。
根据宿县普查队提供的勘探资料,地质队确定1号机组首先在烈山陆庄以东打下第一眼钻孔,见煤8层,其中二叠系中的二层煤(5.43米)为可采煤。接着2号、3号、4号、5号机组相继开钻。1955年,全队钻探进尺1722米,初步探明煤田构造及埋藏深度。1956年初,国家调集力量对淮北煤田进行重点勘探。
煤田勘探的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由于人多房子少,不少带家属的职工只能两家挤在一间低矮狭窄的草房内。钻塔没有塔衣,只有就地取材,用芦席围挡。钻机搬迁时,职工和家属、孩子一齐上阵,当时缺少汽车运输,很多物资只能人抬、肩扛,笨重的设备就用平板车、牛车和马车拉。1956年7月,淮北遭受9级台风袭击,9座钻塔被刮倒,三二五地质队全体职工奋力抢险,仅用半个月时间即恢复生产。1957年夏季,淮北发生大水灾,勘探工区被淹。为尽快查明煤炭资源储量,广大职工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斗争,不顾雨大水深,在机台周围筑坝,用脸盆、水桶从围堤内向外泼水。钻机终孔搬迁时,工人们就把空柴油桶、机台木、地板捆扎起来当浮船,在齐腰深的水中推着浮船运输设备和物资。钻探所用钻机一般是接收过来的美式、日式150至300米的浅钻,不仅数量少而且简陋破旧,钻具也奇缺。于是全队开展学技术及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和改进了26种钻头,解决了在煤系地层钻进效率低的难题,月效率大幅度提高。
经过两年大规模勘探,1957年10月,三二五地质队正式提交《闸河煤田第一、第二、第三井田详细勘探地质报告》,肯定了这一煤层积聚地区的开采价值。《报告》认为,闸河平原约250平方千米面积内皆有煤的蕴藏,估计总储量在8亿吨左右,闸河平原有条件建设成为一个煤炭工业基地。
1958年,三二五地质队在萧县杜集(今属淮北市杜集区)建立基地。同年,永城地质队并入三二五地质队。当年,三二五地质队提交《安徽省濉溪县、萧县闸河平原煤田第四、第五、第六井田详细勘探报告》。据统计,1955年至1958年,淮北煤田的勘探中,共投资448.81万元,完成钻探进尺19.77万米,探明煤炭储量3.46亿吨,提出远景储量43.5亿吨。1965年,三二五地质队又提交了《安徽省濉溪县、萧县闸河平原煤田1—23井田详细勘探报告》。
1965年,经安徽省地质局批准,三二五地质队将淮北煤田及外围的地质档案原本移交给淮北矿务局和安徽省煤炭厅第三勘探队,基本结束了找煤工作,转而勘探寻找金属。
在对淮北煤田进行勘探的同时,三二五地质队对其外围也做普查论证工作,提交濉溪县梁花园、火神庙和萧县义安山煤矿地质普查报告,以及萧县岱桥、砀山煤矿等地质报告,提供了淮北煤田蕴藏的A层黏土,萧县白土寨地下的耐火黏土,濉溪县境内烈山、青龙山、卧牛山(三山今均属淮北市烈山区)一带的耐火黏土,土型(今属淮北市烈山区)的水泥灰岩、黏土矿等地质普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