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导航栏 > 红色淮北 > 红色印记

【砥砺前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淮北煤矿的初期开发

发布日期:2023-12-06来源: 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艰难的起步

    1958年7月,淮北煤矿建设协作会议以后,各路建设队伍和数万民工数日内进入淮北矿区1958年底,淮北矿区招收建井工人9629名。濉溪、萧县、宿县三县专门成立支援煤矿办公室,动员民工开挖200多公里的铁路、公路、河流改道等土石方工程。临泉、五河等县从数百里外调集200辆平板车帮助矿区运输。淮北各县为煤矿建设筹集培训经费35万元,支援杂木1600多立方米。

    淮北矿区建设的初创阶段广大工人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怀着为国家早出煤和改变淮北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在极端困难的物质条件下吃苦拼力任劳任怨推动着淮北矿区开发建设向前发展。为了解决干部工人住房问题除了当地群众腾出一些屋外,建设者们买来芦苇、秫秸、大席在平地上搭起简易窝棚少则数人多则几十人挤在一起。烈山井口指挥部是用瓦子石大席建起来的大雨干部们则穿着雨衣抱着电话机值班指挥生产。最先达到淮北的干部职工一律吃大锅饭。国家供应每人每月27.5斤口粮,其中山芋干就超过20斤。山芋面窝窝头加上咸菜就是日常饭菜。文化、卫生等福利设施更是一无所有。工人下了班一身泥水只能在水坑沟沿或水井旁边打水淋洗。偶尔有电影放映队来工地慰问看一场露天电影便是最高的文化享受。

    建矿所需的器材、设备劳动力的匮乏成为筹建初期最大困难。上级调来10辆苏联造3吨载重汽车是仅有的动力运输工具。很多施工设备都是由工人和干部拉进施工现场的人拉肩扛、牛拽驴拉成了许多建井工地上一道常见的风景线

    战胜流沙层

    淮北煤田的表层土厚度在40米至100米建井工程中碰到的技术难题是流沙。第一次开凿杨庄井筒时流沙迅速涌起竟将滚筒、稳车卷入井下。第二次重新选址请来专家“会诊”仍然不能穿过流沙层。土型井筒因为没有穿过流沙而报废。在与流沙进行顽强搏斗中广大技术人员、工人和干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反复总结经验教训创造出了各种制服流沙的办法,如采用油压钢管超前小井的施工方法井筒内采用水箱截水井壁打眼防水措施煤矿建井的震动管柱法

    技术革新和劳动红旗竞赛

    在建井施工过程中矿区开展以“拿方献计”为内容的技术革新运动。1958年至1959年职工提合理化建议6080件被采纳2072件创造价值55.31万元。

    1959年4月9日中共濉溪市委批转第一建井公司第一工区总支委员会《关于开展红旗竞赛的评比办法草案在全矿区持续推动以高速度、高产量为中心的“六比六赛”比思想赛干劲比钻劲赛巧劲比指标赛措施比速度赛安全比数量赛质量比作风赛协作劳动红旗竞赛活动。各单位采取“升降红旗”“庆功宴”“卫星台”“打擂台”“安全竞赛评比场”等多种竞赛形式掀起“比超赶学”的热潮。全矿区涌现先进单位164个先进生产者9003人。

    四对矿井简易投产

    1959年3月淮北煤矿筹备处召开会议决定缩短基建战线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先易后难分批开发打一个成一个建成一批再建一批力争早日出煤。具体的目标是“保三”烈山斜井、烈山竖井、袁庄“抓二”张大庄、蔡王庄、两个小井沈庄、姚楼上马加鞭。4月烈山斜井后定名为烈山一矿移交生产当年出煤28万吨。烈山竖井烈山二矿、袁庄矿、沈庄矿于1959年12月31日宣告简易移交生产。

    随着对矿井的投产符离集到濉溪的铁路支线各矿井之间的公路建成通车淮北发电厂第一台发电机组投入运行新建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淮北煤田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淮北矿区站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