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导航栏 > 红色淮北 > 红色印记

【红色淮北】赵雪民:烽火淬炼青春壮歌

发布日期:2025-05-15来源: 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赵雪民,又名赵良文、赵雪门、赵雪盟,1904年出生于宿县古饶(今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赵集村。父亲赵怀仁尝尽世道酸涩,为了儿子能有个好前程,节衣缩食供求学。11岁的赵雪民进入宿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明理懂事,勤勉向学,成绩优异。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进步师生的影响下,赵雪民加入宿县学生联合会,积极投身反帝爱国洪流,游行示威、刷写标语、分发传单,热血激荡。1921年,他考进徐州培心中学。在期间,他阅读大量进步书籍,开阔了眼界。与吴亚鲁等进步人士的交往,加速了他思想的觉醒,革命世界观由此萌芽1924年底,经吴亚鲁介绍,赵雪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父亲在徐州火车站旁开了一家小饭馆,这里成为党组织秘密活动联络点,部分收入转为革命经费。

1925年初,赵雪民被选派到黄埔军校(三期)学习。次年学成归来,在中共江苏省委军委负责军事训练。1927年冬,党组织委派皖北开展巡视工作。其间,赵雪民在临涣高小任教,负责临涣党支部工作,进行革命宣传,开展革命活动一次深夜,团防局突袭搜查,师生掩护,他得以脱险。1928年初,赵雪民又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夹沟开展革命工作。夹沟党组织遭破坏后,他被调到江苏省委军委任委员

1930年初,赵雪民、徐怀云受派泗县、泗阳、宿迁一带,领导发动土地革命武装暴动。中共宿迁县委改为宿迁土地革命行动委员会,赵雪民负责军事训练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各地举行武装暴动,夺取政权。江苏省军委随即部署宿迁、泗县联合暴动,成立以省委委员徐怀云、徐海蚌特委组织部长赵雪民、宿迁县委宣传部长汤涤非为首的联合行动总指挥部。会后,赵雪民等人根据宿迁斗争形势,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帮助建立群众革命组织,逐步扩大党的政治影响,推动群众斗争更快地发展到武装暴动。

1930年7月,宿迁行动委员会活动于泗县、宿迁、泗阳边界的苏圩、孙桥、黑塔、佟圩一带,领导组建红十五军第三师,发动的多次武装暴动均告失败,许多党员干部和暴动队员牺牲,其中“汤群墙事件”损失最大。为筹备暴动枪支,经宿迁行委、军委和县委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处死拒交私枪的佟锡金(宿迁县佟圩圩主)。佟锡金死后,其家人向当地匪首王存江求救。王存江设下圈套,假意联合攻打地主土圩。马仑、赵雪民等人因求枪心切中计,在汤群墙北遭土匪突袭。因敌众寡,赵雪民等15人在战斗中牺牲

赵雪民将廿载青春淬炼为信仰的利刃,在血色山河刻下永恒的忠诚印记。他那如星火般短暂炽烈的生命,终成燎原之势,为后世铺就一条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