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萧城、徐州、宿城相继沦陷。国民党军队进行一些局部抵抗之后,很快败退,萧宿地区人民惨遭日军蹂躏和屠杀,日寇的暴行激起人民奋起反抗。1939年3月,在中共萧县中心县委领导下,萧县人民组建了萧县常备总队等抗日武装。
1939年10月14日,驻濉溪口的日伪军100多人向北“扫荡”。萧县常备总队命令驻瓦子口、程蒋山、刘窑的二营进行伏击。
扼守程蒋山山头的二营三连二排共3个班,50多人,有1挺捷克式机枪。上午9时左右,敌人接近三连阵地。敌人前锋伪骑兵约30人,中间伪步兵40多人,后边是日军步、骑兵50多人。敌人进入三连二排伏击圈后,遭到猛烈射击。但敌人并未还击,继续前进,企图从瓦子口包抄萧县常备总队。
罗里战斗旧址
敌人行进到刘窑附近,三连一、三排及一连进行正面伏击。二连连长谢长恒率队原打算跨过程蒋山到山西的总队部待命。走到老岱河对岸,听到枪响,就立即布置队伍在河堤上参加战斗。敌人受到三面夹击,被打得狼狈逃窜。三连二排居高临下,痛击敌人,有2个日军1个伪军逃到罗里村东边小坡坑内躲藏,六班长胡传林立即带领全班上去要活捉敌人。他们以小树林和坟头作掩护,边打枪边向敌人喊话。战斗打到中午,敌人拒不投降。胡班长向敌人连投两颗手榴弹,手榴弹爆炸刚过他就冲进小坑内,1名日军和1名伪军已经被炸死,另一名日军端着刺刀向胡班长刺过来,胡班长一偏闪过,一把抓住敌人的步枪,一手用匣枪将敌人击毙。
这次战斗,共歼灭日军大尉松井谷治等日伪军十多名,缴获步枪2支,盒子枪1把。
来源:《淮北百年党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