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导航栏 > 红色淮北 > 红色印记

【抗战纪事】血战王浅子

发布日期:2025-08-08来源: 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1940年3月27日,张震在《拂晓报》发表文章《血战王浅子》

1940年3月,为了开辟苏皖边区,上级派刘瑞龙到皖东北工作。彭雪枫命令新四军六支队第三总队第八团副团长陈文甫率部护送。接受任务后,陈文甫率领一营二连、三连和二营的五连护送刘瑞龙一行至双堆集。接着由第四总队独立大队继续护送至皖东北罗冈。

八团部队完成护送任务后,3月16日晚上回到孙疃集西边浍河北岸的两个村庄宿营。17日上午,国民党第五十一军的一个团,由陇海路北鲁南地区南下,经过宿县附近与日军遭遇,该部通过陈文甫部驻地向南转移,敌人尾追而至,形势急迫。为了抗击敌人,支援友军,确保友军南渡浍河,陈文甫命令设防阻击敌人。当敌人的先头部队两辆汽车驶进一片坟地时,八团部队发起攻击。他们首先掷出手榴弹,将汽车上的许多敌人炸死炸伤。敌人从汽车上纷纷跳下趴在地上还击,双方形成对峙。半小时后,敌人后续部队20多辆汽车开来,用炮火机枪猛烈射击。由于敌众我寡,为了避免过大伤亡,二连边打边撤到浍河南岸,伤亡10余人,于是分头突围转移。陈文甫挑选35名勇士,从驻地柳树湾迂回增援二连。他们不知道二连已经转移,打到王浅西南角时,与刚进村的敌人展开激战而陷于重围。陈文甫指挥若定,命令战士们占领村头的一个院落坚守,遭到敌人火炮和机枪的猛烈轰击,战士们英勇机智,打退了敌人一次次冲锋,给敌人以很大的杀伤,其中一个日军小队长毙命。敌人恼羞成怒,纵火焚烧房屋,新四军将士临危不惧,奋勇抗敌。有的将全身棉衣浇湿在烈火中坚守阵地。战斗持续到黄昏,副团长陈文甫、副营长张西凡以下30多名指战员壮烈殉国,团参谋长赵建五被俘。

王浅子战斗消灭日伪军近百人击毁敌人汽车10余辆掩护了友军的撤退扩大了政治影响。

 

来源:《血燃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