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23日15时,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三大队在大队长周长胜、政委冯志祥率领下,由高溪集出发,经过徐集、相城集,于6月24日凌晨2时到杜集附近宿营,并向濉溪口、烈山、蔡里、永堌、瓦子口方向派出便衣侦察,加强外围,封锁消息。
6月24日5时,蔡里据点的日伪军30余人,带迫击炮1门,骑兵五六名,向杜集方向开过来,进入一营四连警戒线的左侧、三连的南面。大队遂令一营三连、四连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日伪军。敌人发现了苏鲁豫支队三大队后,即向纵深炮击,三大队利用青纱帐、沟道作掩护,在二鬼台附近迅速接近敌人,以猛烈的火力,向日伪军冲杀,将其大部分击毙。残敌无处可逃,只得藏匿到二鬼台村东面的苇塘草丛中,经过搜索后,多数被击毙或俘虏,少数逃回据点。此次战斗共毙敌20余名,俘虏日军1名、伪军数名,缴获步枪20余支,马5匹,子弹千余发。
杜集战斗旧址
当天中午,烈山、濉溪口等据点的日伪军300多人,乘8辆汽车,携带有重机枪3挺,分两路向杜集、高岳开进;永堌据点的日伪军约有200多人,携炮2门,轻机枪5挺,分两路向二鬼台开进;瓦子口据点的日伪军,乘3辆汽车向杜集开进。各路敌人分别与三大队驻二鬼台、杜集的一营,驻郝庄、杜庄的三营,驻马庄、任土楼、陈庄的二营和张寨、高岳以南各部接触。
日伪军企图从南北两个方向会合对八路军进行夹击报复。因为是白天,敌人有六七百人,火力又比较强,苏鲁豫支队三大队很难退出战斗。三大队决心与各路敌人展开对峙,以便争取时间转移,如有可能再消灭其一部。敌人以猛烈的炮火向二鬼台、杜集轰击。下午3时左右,南北敌人会合在二鬼台。一营利用青纱帐、沟道,转移到孙楼、杜集一线。二营、三营在原地进行抵抗。敌人被大量杀伤,不敢前进,战斗形成了对峙。
下午7时,日军一部乘汽车向濉溪口驶去,同时,把在二鬼台的日军尸体全部运回了濉溪口。
6月25日,苏鲁豫支队三大队到达高溪、汤庙一线,战斗遂告一段落。
来源:《淮北百年党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