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期间,不少百姓房屋毁坏,土地荒芜,流离失所。
双堆集、青龙集、李石林战场在淮北或毗邻淮北。据当年参加救灾的人员回忆,战场方圆20多公里,以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为中心,913个村庄、5.6万多间房屋全部化为废墟。战场上,战沟如网,树木毁光,到处可见死人、破军衣、破武器。灾民回家后没有房屋,有的只好住在战壕里,用丢弃的钢盔烧火做饭。
为尽快帮助灾区重建家园、恢复生产,1949年1月20日,豫皖苏三专署成立了生产救灾委员会,专署副专员李时庄任救委会主任,下设萧宿永(北战场)和宿蒙怀(南战场)两个分会,分别负责南北两个战场的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宿西、萧宿、萧县、宿怀、宿蒙等成立了县生产救灾委员会,由县委、县政府负责人领导;各区、乡、村也建立了相应的生产救灾组织。
在“救灾如救火”的精神指引下,救委会日夜工作,各县党政机关全力打扫战场,医治伤病员,掩埋尸体,收缴散落的武器弹药,发放救济粮款。
县、区干部背着米、扛着面,迎着呼啸的北风、漫天的飞雪,到地堡里、颓垣处寻找灾民,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许多灾民流着激动的泪水说:“共产党真是俺的救命恩人!”政府又调拨一批物资,搭庵盖棚,供灾民度过寒冬。
接着,重建家园工作全面展开。苏鲁豫皖几省支援战役余下的粮食大多用于救灾,党和政府逐村逐户安置落实。政府还帮助灾民建房屋,组织他们填平战壕、弹坑,修整农田,做好春耕生产的准备。
为搞好春耕,党和政府及时发放耕牛贷款和种子,运来耕牛和农具。为度过春荒,淮北许多地方出现了互救互济、亲帮亲、邻帮邻、有帮无、多帮少、富济穷的现象。党和政府还组织群众发展副业生产,提倡多种春白菜、南瓜、扫帚苗及早熟庄稼,并发动儿童剜野菜;鼓励农民做小买卖,搞短途运输,开荒生产,同时号召勤俭节约,严禁浪费,顺利度过了春荒。
县区干部和脱产武装人员率先协助群众耕种,为军工烈属代耕代种代收,极大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家一条心,积极生产,获得了解放后的第一个丰收年。党和政府拨专款组织群众疏沟挖渠、兴修水利,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翻身农民第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获得丰收
淮海战役结束后,各级注重防疫工作,政府组织6个医疗队、4个小型医院巡回医疗,3万多人的疾病得到治疗。红十字会还派来人员,给战区6万多人注射疫苗。大战之后,没有发生疾病、流行瘟疫,这也是个奇迹。
各级政府还注意做好抚恤工作。战役期间,豫皖苏三分区民工有100多人牺牲。各县按照豫皖苏行政公署1949年6月7日《关于民工支前受到损失和赔偿的规定》,对凡民工支前在前线牺牲者,一律按烈士待遇;受伤致残者,一律按荣誉军人待遇;民工支前在后方服务牺牲者,亦按烈士待遇。
各级党委、政府负责人带着抚恤金、慰问品到烈士、因公致残者家中看望问候,并对烈属的家庭生活作出妥善安排。对在支前中伤亡的牲口,损坏、损失的车辆、工具等,都按价进行了赔偿。对因战争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政府发放救济粮款,帮他们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