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导航栏 > 红色淮北 > 烽火岁月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李时庄

发布日期:2021-06-01来源: 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作者:市地方志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李时庄,又名李梦蝶,1909年生,淮北市相山区李桥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革命初期,为了寻找真理和光明,李时庄到处奔波,不断求索。为了筹措革命经费,他不惜变卖家产,毅然与地主大家庭决裂,开办学校,发展地方各级党组织,多次组织领导酒业工人和煤矿工人罢工。在他的领导下,濉溪地区的党员人数由11人发展到40多人,建立了1个城区支部和5个农村支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党的领导下,李时庄在濉溪组建了救亡社、游击队,积极抗日,先后任宿县抗日游击总队政治部主任、中共宿西县委书记等职。他不仅组织地方武装抗日,还积极支持主力部队发展壮大,先后为八路军、新四军主力部队输送兵源4800多人,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淮海战役期间,李时庄充分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置生命于不顾,日夜穿行于各地和兵站之间,亲自带人多次切断国民党军队的粮食和饮水供应。与此同时,他想尽一切办法,组织调动各种力量,把各种军需物资源源不断送到前线。仅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李时庄领导的豫皖苏三分区就筹集粮食2亿斤、柴草6亿斤,确保了参战部队和支前民工几十万人的吃饭和战时救助。

    新中国成立后,李时庄历任阜阳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治淮救灾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黄浦区第二书记兼区长,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等职。晚年的李时庄时刻关心着家乡淮北的建设,毅然将濉溪县城的几十间房屋、商铺无偿捐献给濉溪县政府,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情怀。

    1994年,85岁高龄的李时庄为提出治理长江、淮河的建议,废寝忘食地连续工作七八天,终因劳累过度,于12月10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