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导航栏 > 红色淮北 > 烽火岁月

新四军四师西征第一仗:小朱庄战斗

发布日期:2021-04-26来源: 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1944年4月中旬,日本侵略军为打通陆路交通线,援救其入侵南洋的孤军,挽回在整个战场上的颓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驻守在河南平汉铁路两侧的国民党军汤恩伯部30万军队不战而溃,37天失掉38座城池,使河南广大地区沦入敌手。

    为挽救中原危机,破坏日伪调兵计划,恢复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按照中共中央部署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奉命率领十一旅三十一团、三十二团,九旅二十五团及四师骑兵团向津浦路西进军,收复豫皖苏边区失地。


小朱庄战斗总攻前夕,彭雪枫(左四)、张震(左三)、滕海清(左二)、周纯麟(左五)等研究作战方案

    8月15日,新四军四师在洪泽湖畔半城大王庄誓师西征。8月21日凌晨6时左右,三十一团前卫部队在白顶山遭到国民党顽军苏北挺进军第四十纵队(司令王传绶)的阻击。前卫部队英勇还击,顽军退守小朱庄,妄图阻挡新四军西进。王传绶部顽军向来以不抗日、专反共,祸害百姓闻名,仅在萧县二区就残杀抗日军民200多人。这支顽军武器装备好,有反共经验,与驻宿县、永城顽军结成所谓“津浦路西东方防线”,以阻止新四军西进为职责,极为顽固。

    小朱庄位于萧(县)宿(县)边境,扼新四军西进萧西平原的通道。彭雪枫决心拿下小朱庄,解决王传绶部,敲开西进的大门。小朱庄筑有高4米、宽1米的圩墙,外有宽3米、深0.7米的圩壕,壕外设有鹿砦等障碍物,四周地势平坦,圩内依势筑点,四角有三层碉堡,构成坚固的防御体系。为打好这一仗,彭雪枫召集旅、团干部研究作战方案,还带领他们到前沿阵地进行周密的侦察。这次战斗的具体部署是:第三十一团在师警卫营一部配合下,从小朱庄南面和西南面担任主攻;第三十二团在正北和西北面担任助攻;第二十五团在坡里集实行警戒;骑兵团设伏在小朱庄东南1公里的东任台干河沟担任阻击。


滕海清将军为小朱庄战斗题词

    8月23日12时,总攻开始。下午4时,战斗胜利结束,击毙纵队司令王传绶以下顽军200多人,击伤151人,俘获顽军副司令王忠鼎、参谋长屠忠初以下顽军1200多人,缴获机枪35挺,炮2门,步枪900多支。


小朱庄战斗缴获的部分武器

    小朱庄战斗是新四军四师进军津浦路西的第一次战斗。彭雪枫称赞说:“小朱庄这一仗打得好!歼灭了王顽,使萧、宿、永、砀、夏等地都敞开了,这为挺进路西,开辟豫皖苏边区整个局面奠定了基础。”

    这一仗歼灭了顽军的精锐部队,震撼了路西的其他顽军,提高了四师的军威,创造了四师攻坚战歼灭战的又一成功范例。

    这一仗打开了恢复津浦路西豫皖苏边区的缺口,打通了路东路西的联系,有利于路东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又使四师获得了西进的立足点。从此萧县一、二、三、四、五、六等区迅速开辟,重新建立了抗日政权。

    之后,四师乘胜西进。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到1944年底,先后攻克敌伪军据点30多处,粉碎了顽军的进攻和日伪军的“扫荡”,收复大片土地。豫皖苏边区的恢复,沟通了淮南、山东、皖东北根据地与华北乃至陕北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小朱庄战斗中,新四军四师104名指战员为国捐躯。他们的英名和殊勋与淮北大地的山河同在,永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