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导航栏 > 宣传教育 > 重要论述

敬畏历史 敬畏文化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文史的重要论述

发布日期:2022-06-29来源: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作者:林雅华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史学习的重要性。这些重要论述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战略高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深邃视野,深刻回答了用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学习文史,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南。

“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中国古典诗歌中蕴含着深厚的教化作用。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这一重要论述将情、志、人三者有机统一于对古典诗歌精神气韵的学习与鉴赏实践中,为广大党员干部涵养人格魅力、提升人文素养、增强执政能力指出了一条有效的修养修为之道。2014年3月,在兰考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吟诵自己早年创作的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作,借以表达对焦裕禄高尚精神境界的崇敬与弘扬,词中“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等句,声情并茂,令人感怀。习近平总书记的现场讲话与旧作吟咏相互应和,不仅表现了他高超的语言艺术与领导艺术,更以穿越时空的“诗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公仆情怀和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他强调:“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通过研读文学经典,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不仅能够学习更多的文史知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更能够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时,在研读文学经典、涵养性情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能够进一步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等重要关系,使得领导能力与领导水平不断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传诵千古的诗文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伟大的民族精神。”比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的“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等等。中国的古典文化,尤其是“文以载道”的诗教传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讲道:“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元代诗人王冕《墨梅》中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从容清醒的定力与埋头苦干的意志。2019年,面对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提问:“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是一个直抒胸臆、斩钉截铁的答案,更是他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无我”意识来表达一腔赤诚为人民的家国情怀。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发挥古典诗词与优秀文学作品提升人格、净化精神、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使其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彰显应有的时代价值。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

学习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了解历史,就了解了世间大道;把握史学,才把握住社会规律。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是我们党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用“教科书”形容“历史”,用“清醒剂”定义“历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的高度重视、尊重和敬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历史不是记忆的负担,而是理智的启迪。历史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和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留下的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的“百科全书”,给未来发展提供启示。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大为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修养大为增强,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学习历史,就要学习和吸取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思想财富,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诸如“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顽强意志,“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修齐治平、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执着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学习的强调,有着鉴往知今的深切关怀。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既有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丰富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的深刻教训以及由乱到治的经验智慧;既有当事者对时势的分析陈述,也有后人对前人得失的评论总结。可以说,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我们学习历史,要结合我们正在干的事业和正在做的事情,善于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治理国家和社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比如,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我们重要启示。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领导干部要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在传承宝贵思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防止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作出自己的贡献。

“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除了要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之外,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他指出:“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作为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更为光辉的前景。带着深邃的历史视角和广阔的全球视野,我们更加认识到,复兴不仅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赛道上的赶超,更是一个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兼收并蓄的气度;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更应是一个民族文明观的自信表达。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交流,实现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艺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因为文艺是世界语言,谈文艺,其实就是谈社会、谈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活动的诸多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从荷马史诗到当代西方文艺名著,如数家珍,热情洋溢,激情四射,诗意盎然,大大增强了对外交流的效果。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就引用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句“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以此来揭示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赢得了普遍赞誉。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时讲道:“读法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史的书籍,让我丰富了对人类社会政治演进规律的思考。读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圣西门、傅立叶、萨特等人的著作,让我加深了对思想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作用的认识。读蒙田、拉封丹、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福楼拜、小仲马、莫泊桑、罗曼·罗兰等人的著作,让我增加了对人类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触。”再比如,在2015年9月22日的西雅图的欢迎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面向全体美国人民发表了重要演讲,吸引了众多中美政商界和友好团体人士出席。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谈起了美国文学作品,“我青年时代就读过《联邦党人文集》、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等著作,也喜欢了解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美国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我还读过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杰克·伦敦等人的作品”。他还特别提到了海明威:“海明威《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短短半个小时的演讲数次被掌声打断,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习近平总书记熟稔于心的文化掌故与生动故事,不仅拉近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距离,更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开放自信的文化胸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学习和理解世界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进行文明沟通的重要基础。当今时代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需要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的深入、多向度的对话与交流。在与东南亚国家会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抓住双方共同的尚“和”文明传统,指出“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与中东国家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从丝绸之路“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友好交往历史说起,表示中国将继续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地区稳定。在与非洲国家会晤时,习近平总书记时常从中非相似的历史遭遇和共同使命谈起,强调中国“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传统义利观,“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大国外交政策,希望中非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在与欧美国家对话时,习近平总书记将传统文化中的互信观念作为国家间交往的前提,强调要通过沟通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呼吁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在与国际组织成员国交流和国际友人会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重申“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文史的重要论述,让我们认识到学习文史不仅是涵养性情、提高修为的人生功课,也是强化家国情怀、提升执政与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优秀文化历史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

                                               (来源:《学习时报》2022年6月27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