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导航栏 > 地情研究

矿山展新颜 再现生态美

发布日期:2018-11-09来源: 淮北新闻网作者:admin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矿山1

    我市重点工程——烈山、卧牛山生态恢复建设工程的实施,让昔日光秃秃的山体披上绿装。

    昔日煤城今蜕变,喜看美城展新颜。

    淮北,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多年的矿山开采,环境日益遭受破坏。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措施,推深做实整改工作,扎实推进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积极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一批批复绿项目成效初显。如今,裸露的山体披上了绿装,一片片绿茵又重回人们的视野。

    加快整治废弃山体变景区

    去年底,花山公园景观工程项目招标顺利实施,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中标,此举标志着花山公园景观工程步入建设的“快车道”。

    花山公园位于东部新城,北临花山北路、东为花山东路、南面雷河路、西为花庄路。花山公园景观工程项目占地面积约90公顷。

    项目共有6大功能区。花卉观赏区:位于公园的西北部,是花街的重要东端对景,设计主题与花街相呼应。市民健身区:位于花山的南侧,背山面阳,是休闲、健身的佳处。

    该区自雷河路入口设市民健身广场。山林游赏区:位于公园中心,封山育林,禁止放牧,让山林植被自然演化、修复,并恢复以裸子植物为特色,裸子植物展示区。矿坑花园区:位于公园整个园区的中部宕口崖和有天然景石的位置,分为两块区域。文化娱乐区:位于公园东北部,大面积采石岩塘区域。青少年游嬉区:位于公园东南部,将公园的东南角设为青少年游嬉区,方便青少年在此活动游嬉。六区主要设计有大型铺装广场、茶室、休憩亭廊、运动设施、活动草坪为主为市民提供互动交流、游憩健身、休闲娱乐的公共活动空间。

    东部新城总体框架为一带、两轴、两核、多片、多节点,花山公园位于新城公共服务轴上,是新城东部的绿心,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三个城市组团和一个城市“绿心”的布局结构,使我市的城市形态结构从“依山筑城”向“依山傍水”的城市格局转变。花山公园建成后,将成为东部新城面积最大、最为集中的绿地,也是新城最重要的城市“绿肺”,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完善新城区服务功能、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历史开采的原因,我市露天采石矿山山体开采破坏严重,且治理起步较晚。据统计,全市共有历史遗留废弃采石宕口(点)123处,总面积约913.37公顷。采石场区高陡边坡、深大采坑遍布,最大高差可达60米,不仅地貌景观和植被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还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

    2016年,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我市废弃采石场治理步伐逐渐加快,各级政府勇于承担治理的主体责任,国土部门认真履行治理的监督指导责任,多措并举,加快治理步伐。

    科学合理编制规划,组织编制了《淮北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6-2025年)》,下达年度治理计划,由辖区政府统筹组织实施。申报上级资金治理,已累计申报9个省级项目,获省财政补助资金5460.37万元,治理面积241.11公顷。各级政府投资治理,市、区政府已投入约23000万元资金,用于烈山、卧牛山和三五山北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加大治理督导力度,省国土厅和市领导先后多次到施工现场督导,促进了项目实施。

    2017年11月,市政府出台文件,把全市123处采石场(点)划分40个治理区(项目),5年完成。其中2018年完成24个,即21个省、市“三线三边”、2个省投和1个市投项目。目前,已完成20个(消除68处),完成治理面积274.95公顷,总投资28683.44万元。全部治理后,我市将再现山青、水绿的生态环境。

    生态优先增强群众获得感

    今年6月,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组对程蒋山北段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进行市级验收,该项目通过验收。

    专家组一行实地察看了项目现场,审阅了内业资料,听取了相关单位关于项目实施的汇报。对该项目现场工程实施情况,专家组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部分整改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规范内业资料。据悉,程蒋山北段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杜集区自2017年以来开工实施的3个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全部通过市级验收,杜集区在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着杜集区第一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顺利通过,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群众环境获得感不断增强,从治理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经验也将指引杜集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更好更快地推进。

    我市水泥用灰岩和建筑石料用灰岩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杜集区和烈山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限制、开采方案不科学以及早期重开发、轻治理等因素,露天矿山资源的开采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目前历史遗留废弃采石宕口山体支离破碎,危岩突出,地貌千疮百孔,山体剥离相当严重,不仅地貌景观和植被资源难以修复,还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

    我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纳入矿山企业核查内容,加强矿山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控制,对造成矿山地质环境严重破坏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达标的予以关闭。建立市场机制的多渠道融资方式,由政府组织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和采煤塌陷区的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对于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矿山废弃土地,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的“谁投资,谁受益”的土地复垦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鼓励各方力量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矿区土地复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减少或避免因矿产开发而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格落实新建(改、扩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对大中型煤炭矿山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提供依据。矿山企业应当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点,建立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体系,进行矿山环境监测、预测、预报和预警,为矿山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矿山绿”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目前,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已有许疃矿、朱仙庄矿、芦岭矿、桃园矿、杨庄矿等5对煤矿建设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走在了全国煤炭企业的前列。

    据了解,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须对无偿取得的采矿权已经进行了有偿处置;3年内未受到相关行政处罚,未发生严重违法事件;开采回收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综合利用水平达到国内同类矿山领先水平;矿山企业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不低于矿山企业总产值的1%,生产技术居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矿山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或实现零排放,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近3年内未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80%以上。

    近年来,淮北矿业始终坚持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理念不动摇,在煤矿建设发展过程中,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为基本要求,将绿色矿业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单纯以消耗资源、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煤矿企业如何在与环境相和谐、与社会相和谐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淮北矿业按照“依托煤炭、延伸煤炭、超越煤炭”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走出了一条既促进矿山经济发展,又有效保护矿山生态的新路子。以许疃矿、朱仙庄矿、芦岭矿、桃园矿、杨庄矿为代表的一批矿井积极践行“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绿色发展理念,形成了资源不浪费、采煤不见煤、产煤不用煤、产矸不排矸、用水不采水、环境不破坏、沉陷不减地、土地不荒废的绿色和谐发展观,建成了一个个独具特色与内涵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为煤矿企业如何在与环境相和谐、与社会相和谐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全国成功经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随着党的十九大吹响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号角,我市将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国土地质环境修复工作,对城市的重点生态区域进行整治建设,打造城市名片、树立良好形象,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将我市从一座蕴藏乌金的煤城打造为开遍绿金之花的美城,以淮北之美成就安徽之美,增添中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