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导航栏 > 淮北市情 > 民俗方言 > 典故与传说

刘辅沛王

发布日期:2016-10-10来源: 淮北市政府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东汉建武十五年,光武帝刘秀封其次子刘辅为右翊公,十七年进封为中山王,二十年六月(44)又改封为沛王,治相城,从此沛郡改名沛国。同年十月,光武帝驾离皇都洛阳东行,巡视皇子封国。先到侄子鲁王刘兴的封国山东曲阜,继到长子东海王刘强的封国山东郯城,又到三子楚王刘英的封国彭城,后到次子沛王刘辅的封国相城,十二月车驾还宫。

刘辅为沛王后并未就国,而是跟其他王子一样滞留京师。他们沽名钓誉,网罗门客,时间长了便难免滋事生非。寿光侯刘鲤对赤眉军首领刘盆子(皇族)的部将缢杀其父的更始帝刘玄心怀怨恨,伺机复仇。刘鲤受到刘辅宠信后,便由刘辅的门客将刘盆子之兄式侯刘恭杀死(刘恭曾收藏刘玄尸体,刘鲤疑其参与谋杀)。刘秀对此事深为不满,便下令将刘辅下狱三天。事后,刘辅于二十八年八月正式就国。

刘辅到沛后,变得端庄严肃,守规矩,爱好经书,善于讲说《京氏易传》(西汉京房撰)、《孝经》、《论语》、《左传》及图谶(预言性迷信书),并撰写《五经论》,时人号之曰《沛王通论》。在国谨慎有节制,始终如一,被称为贤王。其弟汉明帝刘庄对他很敬重,多次赏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