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导航栏 > 淮北市情 > 历史人物 > 现代人物

张乐行

发布日期:2016-10-10来源: 淮北市政府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张乐行  (1811—1863年),清末捻军首领。亳县(今安徽亳州)人。曾结党贩卖私盐,咸丰二年(1852年)聚众万余攻克河南永城。次年太平天国北伐军经过安徽、河南,捻党纷纷起义响应。咸丰五年他召集各地捻党首领会盟雉河集,被推为盟主。咸丰七年与太平军会师,攻克霍丘。从此接受太平军领导,封为成天义,升任征北主将,后封为沃王。同治二年(1863年)雉河集战败后,在蒙城西阳集被俘遇害。

   咸丰五年(1855年),以张乐行为首的捻军在徐州、宿州、归德、颍州、亳州等地接连重创清军,清政府急派安徽巡抚福济和副将塔思哈率兵2万赶赴宿州剿捻。张乐行闻讯,亲率马步兵8000余人,悄悄迂回到宿州西二铺,将清军包围。福济不得已,遂带领残兵败将退往濉溪口。捻军乘胜追击,将清军困于城内。

   十一月五日,张乐行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派一部分兵力佯攻东门、南门,牵制敌主力,捻军主力则暗渡北门城壕,偷袭城门。七日夜,清兵纷纷向东、南两门败退,捻军遂占领北门。不到四更天,捻军全歼守敌,占领濉溪口。后来,福济乘张乐行战后撤出濉溪口之机,派清将武凌云、多隆武携万余军队进驻濉溪口。

七月二十二日夜二更时分,捻军发起攻势。捻军势如破竹,清军抵挡不住,被杀得尸横遍街,余下者争相奔命。武凌云、多隆武领残兵向城外逃去。四更时分,濉溪口再次被捻军攻克。

   咸丰六年(1856年)六月,为配合太平军西征,张乐行率军转战归(德)、雉(河集)、陈(州)、亳(州)一带。安徽巡抚福济乘机对宿州以西地区进行清剿,濉溪口、临涣等一些重大集镇相继失守。是年七月,张乐行攻克颍州后,率军迅速北上。八月十二日直抵临涣城下。十三日清晨,张乐行亲率任乾、张龙等将领攻打西门,火炮、抬炮、喷筒火箭猛射城楼,清军一片混乱。西门大破,捻军乘胜紧逼,连破三道圩寨,进占临涣。后又从城内与城外夹击清军,攻取北门,多隆武被杀死。东门防营守将兴庆见势不妙,率领3000清兵向东北方向突围,被伏兵截杀,仅带数十名残兵突出重围向萧县瓦子口逃窜。

   咸丰八年(1858年)正月,张乐行带领的捻军第三次围攻濉溪口。当时,守城的副都统伊兴额率500骑兵与捻军交战,自觉力量不支,战不多久,即下令清军退出濉溪口。捻军不费吹灰之力夺回濉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