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导航栏 > 淮北市情 > 历史人物 > 现代人物

赵汇川

发布日期:2018-10-25来源: 淮北地方志作者:admin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赵汇川(1913~1995),原名赵克海,原籍濉溪县孙町区杨柳乡赵庄人,出生于宿城(今宿州市)。生性聪颖,5 岁上私塾读书。民国20 年(1931 年)秋,在省立第五中学(即凤阳第五中学)高中师范科就读时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21 年4 月,第五中学共青团组织根据中共长淮特委指示,发动全校学生闹-,反对国民党当局对日本侵略东三省采取不抵抗主义。民国凤阳县政府派-将学校包围,限制学生行动。赵汇川因系闹-的11 名骨干之一,被开除学籍。
  民国22 年5 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赵汇川闻讯,即同他的弟弟赵巨川前往张家口,投于同盟军吉鸿昌麾下,在教导团任通信员。5 月,经团长张启东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一次,在攻打平东堡战斗中,身负7 处重伤,送往后方医院医治。时蒋介石为集中力量打内战,对民众抗日同盟军施加压力,迫冯玉祥辞职,并逮捕方振武、吉鸿昌。待赵汇川伤愈,同盟军已全部瓦解。他无队可归,又与共产党组织失去联系,只得回老家赵庄隐蔽。民国23 年春,他设法谋得孙町小学教员一职,一面从事教学工作,一面四处打听,寻找共产党组织。民国24 年初,转至宿城平等小学任教。民国25 年暑期,他到南京找共产党组织接关系,但愿望未能实现,仍回到宿城继续在平等小学任教。
  民国26 年9 月,国共两党实行合作抗日,释放一批政治犯,原中共徐州特委委员孔子寿、匡亚明被释放出狱。他们回到宿县,找到赵汇川等人,成立了“宿县抗日救亡会”,并立即恢复与发展共产党组织。接着,成立了“宿县教育人员战时后方服务团”,赵汇川任副团长兼第二大队长。民国27 年与张公干合力筹建起宿县人民自卫军,任第五中队长。5 月,日军沿津浦铁路进行南北夹击,徐州、宿县相继失陷。赵汇川与张公干率自卫军第五中队、服务团第二大队和宿县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部分成员转移至津浦铁路东,在蒿沟附近与日军相遇,遭日军猛力炮击,所有人员被打散。赵汇川与张公干等七八人,连夜越过津浦铁路至孙町王浅子。拂晓,又被日军冲散。张公干去武汉找冯玉祥另谋出路,赵汇川留在当地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斗争。
  张公干走后,赵汇川回到西二铺,与李时庄、王香圃、董畏民等合力成立了西二铺抗日游击大队,决定由吕子荣任大队长。民国27 年6 月,赵汇川与李时庄、王香圃正在开会,忽闻西二铺方向有-声。据群众传说,此是从永城方向退下来的日军放的。于是,他们决定在西二铺西面,利用“青纱帐”伏击这部分日军。当日军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时,游击队向其展开猛烈射击,给日军以重大杀伤。岂知此乃是因黄河决口受阻,折回津浦铁路的1 个日军旅团,战斗愈打愈激烈,吕子荣不幸牺牲。赵汇川当机立断,指挥游击队迅速撤离,始免游击队被歼之险。西二铺战斗后,赵汇川与李时庄、王香圃领导的游击队发展到100 余人。10 月,王烽舞率宿东抗日游击队在濉溪附近,与赵汇川所部会师。不久,沈联城,王恒照也率部与赵汇川部会合于十里长山。他们按照中共湖西(微山湖)特委指示,同赴陇海铁路北与八路军会合。临行时,周龙凤、董畏民提出要攻打与伪军有联系的古饶国民党地方武装赵介藩部,决定由赵汇川负责指挥。赵介藩与赵汇川是本家,而且关系较好,但赵汇川大义灭亲,坚决按决定执行。战斗中,不幸头负重伤,部队-撤退下来。古饶战斗后,王烽舞、沈联城率部至陇海铁路北与八路军汇合,赵汇川回老家孙町赵庄隐蔽养伤。
  赵汇川伤势好转后,一面派史广敬去陇海铁路北与中共湖西特委取得联系,一面准备重新筹建抗日游击队。民国28 年2 月,他与孔子寿、李时庄、赵一鸣等商定,将宿东几支抗日武装合编起来,去找国民政府安徽省第六行政区督察专员盛子瑾谈判,取得合法名义,在皖东北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经赵汇川、孔效三与盛子瑾交涉,决定以宿北几支抗日武装为基础,成立第六区抗日自卫军(简称六抗)第三支队,赵汇川任支队长,孔子寿负责政治工作。辖3 个大队,共七八百人。5 月,赵汇川率第三支队配合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在张山集地区进行反“扫荡”,毙伤日伪军500 余人。后独立开展游击战争,多次打击日伪军。12 月,彭雪枫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原局指示精神,决定成立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六抗”第三支队改编为沱河大队,赵汇川继任大队长,蔡明为政治委员。民国29 年3 月,沱河大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第十一团,赵汇川继任团长。8 月,黄克诚率南进支队南下,与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赵汇川所部改为第九团。“皖南事变”后,第五纵队第三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第九旅,赵汇川所部第九团改编为第九旅第二十七团。后来,新四军第四师第七旅与第三师第九旅对调,赵汇川所部第二十七团改归新四军第四师建制。
  民国30 年5 月,赵汇川率部随新四军第九旅挥师北上,进入邳睢铜地区。在-指挥下,协同第二十六团,全歼驻陈庙的国民党顽军陈老水部,击毙团长刘尚志。在小张圩子全歼许志远、赵觉民部,巩固和发展了邳睢铜抗日民主根据地。6 月,赵汇川调往党校学习。
  民国32 年1 月,赵汇川调任第三军分区(邳睢铜地区)司令员。他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指挥军分区部队围城打援,连续拔除对苏皖边抗日民主根据地威胁最大的叶场等日伪军据点,受到淮北军区的嘉奖和延安总部的表扬。民国33 年5 月,他挥军连克魏集、东甸等日伪军据点,使睢宁以北地区全部获得解放。7 月,又挥军歼灭土匪韩治隆部,毙俘200 余人。8 月,改任第七军分区司令员。民国34 年夏,他率第七军分区部队,配合新四军第四师主力,连克高楼、泗阳,睢宁等地,拔除日伪军据点17 处,俘日伪军2000 余人,收复国土1200 平方公里。
  民国35 年8 月,国民党军向两淮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11 月下旬,赵汇川率第七军分区所属部队转移至苏北解放区。民国36 年1 月,成立华中野战军淮北挺进支队,赵汇川为副司令员。他与饶子健率部夜渡淮河,重返淮北。3 月,成立淮北军区,赵汇川任参谋长。5 月,淮北军区与皖西军区合并,成立江淮军区,赵汇川继任参谋长。此间,他协助军区领导,指挥所部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恢复和建立了两淮广大解放区;在津浦、淮南铁路线大搞破袭战,配合和支援淮海战役;组织广大民兵和人民群众积极做好淮海战役支前工作,为争取淮海战役的胜利贡献力量。建国后,调任北海舰队副司令员,1960年,晋升少将军衔。1984 年离职休养。1995 年在青岛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