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淮北

千年古镇上的红色故居

发布日期:2022-05-09来源: 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千年古镇上的红色故居

 

踏上临涣这方欣欣向荣的土地,千年文化积淀的厚重扑面而来。一楼、一阁、一砖、一瓦、一盏茶、一口酥,都折射出城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更让人感到震撼的是一处处红色遗址遗迹,见证着这片土地上革命战争的峥嵘与辉煌!

位于临涣镇朱小楼村一座占地180平方米砖墙院落,门楼建筑为古典式马鞍形,琉璃瓦覆盖,飞檐翘角,门楣上嵌有“朱务平故居”的隶书匾额,这就是淮北地区早期革命者朱务平烈士的故居。


朱务平故居内有4间砖墙瓦顶、门向朝南的主房和门楼向西的院落,主房内陈列有朱务平事迹展及生前使用的家具、石臼、石磨等实物。就是这样一个农村家庭,竟走出了一位铁血丹心的革命烈士。

朱务平1899年10月,少年时读过私塾,后到临涣、芜湖、徐州等地读书。1917年,朱务平进入在临涣开办的宿县第二高等小学读书。在接触《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后,年轻的朱务平开始关心国家命运1921年,考入南京建邺大学附中,在步教师的影响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进步刊物,探求革命真理这为他后来的革命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朱务平的青春是热血沸腾的。故居里展陈着一段《群化团宣言》文字,求得真知识,改造恶环境,推翻旧制度,实现真人生”,这是1922年1月,朱务平同徐风笑、刘之武等人返乡创建青年进步组织群化团时拟定的革命启蒙书徐州培心中学读书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基督教会学校实行奴化教育,在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周刊发表《徐州教会学生奋斗经过》,因此被学校开除。为躲避追捕,他返回临涣,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1924年6月,朱务平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受徐州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开展建党工作。先后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涣支部,成立临涣区农民协会,推动了宿县地区农民运动的发展。1927年2月,朱务平出席中共江浙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区委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19316朱务平担任中共长淮特委书记坐镇蚌埠,领导开展工农革命斗争

朱务平生活清贫俭朴,一心为了革命理想。由于形势严峻,党组织无力补助费,他常常白天带着凉馍工作,晚上席地而卧。据他的战友回忆,朱务平常年只穿一身衣服,鞋和袜子千补百衲,夜里洗白天穿因为工作原因,他常常在蚌埠和凤阳两地步行往返50多里路,有时一天吃不上一顿饭。

1932年106日,因叛徒出卖,朱务平在蚌埠门台子火车站被敌人逮捕,关押在南京宪兵司令部拘留所敌人用尽心机,采取卑鄙的伎俩,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朱务平坚决不为所动、不为所屈,被敌人定义为“最危险最可怕”的人物。他曾向同监的同志说:“这次我是不会生存的。今后,如果一位同志能够出狱,不要被敌人的凶焰吓倒,还应继续革命。如果有机会,希望把我在狱中的情况,报告给上级党组织,说明我是为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事业牺牲的。我还有两个儿子,希望他们继承我的遗志,继续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12月1日清晨,朱务平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在雨花台壮烈牺牲,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3岁。

朱务平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冰冷的铁链和脚镣锁住他的身躯,却锁不住他向往自由和平的灵魂!


2019年4月5日,临涣革命烈士纪念园内朱务平烈士纪念馆正式开放,展陈分别以少年励志露锋芒、辗转求索探新路、传播薪火促燎原、风雨长淮擎赤旗、坚贞热血励后人等版块,追忆朱务平烈士的壮丽人生,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感悟他的革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