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淮北

粟裕将军在草庙的三天三夜

发布日期:2022-09-07来源: 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草庙村是一个距离淮北市20多公里不起眼的村子,村有一处农家院,至今留存着珍贵的红色印记1948年冬天,这里曾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率领的华野指挥部。在昏暗的灯光下,粟裕运筹帷幄,发出了一道道重要电文,对整个淮海战役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进村的泥路,如今已拓宽硬化,沿路步行百米,就来到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这座宅院始建于清朝末年,并排共5套院子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占地总面积2500多平方。历经岁月磨洗,仅存两栋青瓦砖墙的西厢房,共6间,建筑面积约90平方。为了纪念这段光辉历史,2018老屋开始修缮,并布置展陈。墙上陈列着记录淮海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功绩的展板,展柜里陈设着记载宅院沿革相关的物品一张张旧照片,一件件旧物件,见证着淮海战役华野指挥部指挥若定、用兵如神

194811月底,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后期。徐州之敌南犯,蚌埠之敌北上,在解放军强大兵力的阻击下均未得逞,黄维兵团处境日趋窘困。国民党军决定放弃徐州集全力向永城方向突进,尔后依托淮河接应黄维兵团退保淮河、长江。中央军委和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立即以11个纵队及冀鲁豫军区部队采取多路多梯队平行追击、多层次超越拦击及尾追相结合的战法,猛追猛打。122日,在追击、包围杜聿明部的关键时刻,粟裕华东野战军指挥部从宿县时村以西大张家进至古饶草庙圩子(今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草庙村)


战区指挥部的电报,像雪片一样,昼夜不断。一封封电报、一道道电波,让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声音传递到时局激烈的淮海战役战场。122日,中央军委接到华野1日关于徐州敌军西逃和我军追击况的报告后,指示华野应以两个纵队侧翼兼程西进,赶至敌人先头堵住,方能围击,不可单靠尾追3日,粟裕与陈士榘、张震发出致华野各兵团各纵队首长并报中央军委电判断敌似采取集团滚进、稳进突窜方针,既已被我滞阻于萧(县)、永(城)以北,砀(山)、永(城)以东地区,则有被迫现地固守寻机突窜可能,我决即乘敌立足未稳阵脚混乱之际,坚决截堵其向西南突窜道路,压迫其向北、向西北,并先集中主力楔入其纵深,割歼其后尾一部,尔后再分批逐次各个歼灭之。同日申时戌时,粟裕与陈士榘、张震联名发电报中央军委,请求华东军区急送炮弹、补充新兵支援战斗124凌晨3时,中共中央军委致电:此次对邱清泉)弥)元良)作战,我各纵应大胆插入敌各军之间,分离各军,以利歼击。

4拂晓华野追击部队连日奔袭,终于将杜聿明集团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全部包围在萧宿永边界地区的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南北5公里东西10公里的狭长区域内,并在追击中歼敌近两万人。为了便于就近指挥华野各纵队围歼该敌,125日,粟裕率华野指挥部离开草庙,进驻濉溪口以北相城。

战场上弥漫的硝烟已渐渐散去,历史的车轮仍在风雨中前行粟裕率领的华野指挥部驻扎草庙三天三夜农家院落、村中老井、用过的石碾都记录着战斗岁月的记忆。华野指挥部旧址不仅是英勇奋斗的历史见证和精神传承,更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红色基因激荡红色力量,激励淮北在新征程上书写好淮北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