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淮北

【砥砺前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淮北地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发布日期:2023-07-17来源: 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新中国成立前的淮北(濉溪)地区教育,规模小,基础弱,发展缓慢,加上连年灾荒和战争破坏,整个淮北(濉溪)地区教育事业衰败、落后。

新中国成立之初,淮北地区仅濉溪县境内有民办中学班濉溪镇、私立新华中学古饶集、私立临涣中学临涣集3所普通中学,3校各招生1个班,共有学生150人,教师7名;公、私立小学152所,在校学生1.57万名,教职工52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10%。学校在庙宇、祠堂,简陋、破败,办学条件极差。全地区文盲、半文盲达到80%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把恢复和发展教育摆在了重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基础教育方面,首要任务是废除旧的教育制度制定了“扶持、接管(收)、改造、创办”的教育改革政策。

1949年初,政府积极扶持各地各类学校复课,因战争停课多时的学校陆续招生开学,教学秩序渐趋稳定。而后宿县专署下发通知,公立学校由当地人民政府接管;原私立学校逐步改造,分期分批改为公办。19519月,濉溪镇民办中学班迁至濉溪县城隍庙,正式创办濉溪初级中学,1952年改称濉溪第一初级中学1952年春孙疃集筹办了濉溪第二初级中学,并把原私立新华初中、临涣初中分别改称为濉溪县第三、第四初级中学。19519月,在濉溪县城东创办濉溪初级师范学校。

随着社会秩序的逐步稳定,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社会各项事业建设需要大量人才与人才短缺的矛盾日见显现。由此,中共宿县地委发出《关于加强对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加强党对文化教育工作的领导

根据地委的指示,濉溪县成立管理文化教育工作的机构,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学校中去,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加强学校党、团工作。19535月,根据中共宿县地委、专署要求,濉溪县调配一批优秀党团员到学校担任领导职务全日制中学大部分建立了党支部,小学配有党员校长的约占半数以上。19545月,中共濉溪县委成立文委办公室,主管教育

课程设置方面,取消中小学的“党义”“公民”“童子军”“军训”等旧课程,增设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等新课程。废除旧教材,使用新教材。在改造私塾过程中,没有一律取缔,而是贯彻新的教育方针,逐步转化为新型小学。

为了普遍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党和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开展冬学是淮北濉溪地区扫盲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所谓冬学就是利用农村冬闲季节开办的扫盲学习班。19491125宿县专区冬学委员会成立各县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冬学校务委员会推动冬学开展1952濉溪成立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和扫除文盲委员会,要求“全区20%的人参加冬学村村有冬学家家上冬学扫盲要求能看懂书报能写信日记门联简单地算账等同年,冬学发展到621学员2.8万人其中74所转为常年民校学员2851人。

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在党的领导下,淮北(濉溪)地区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到1952年,宿县专署决定将全地区中小学全部转为公办学校,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全区有小学492所,在校学生6.62万名,教职工2047均是1949年的4倍多;中学4所,在校学生1412名,教职工126初级师范1所,幼儿园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