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淮北

【砥砺前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淮北地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发布日期:2023-09-13来源: 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有计划地推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和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同步进行的又一战略。19539月,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从10月起,国家先后对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和派购收购私营工商者为形势所迫,要求改造的日益增多。淮北濉溪地区在积极稳步推进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进程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成立初期,淮北(濉溪)地区的工业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工业基础薄弱,商业也不发达,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大机器工业为空白,仅有几家设备陈旧、经营落后的私人企业如小酒厂作坊砖窑厂、印刷社、家庭纺织作坊1954年对私改造前夕,濉溪县先后对私营工商业进行了几次摸底调查。据统计全县共有私营工商业9601其中私营商业5050从业人员5300资金总额95万余元新版人民币),计有百货、棉布、烟酒、洗染、屠宰、水作坊、油盐副食、干杂鲜果等21个行业个体手工业4551从业人员9617有金属、木材和缝纫等行业。这些私营工商普遍规模小、资金少、工人少。

为加强私营工商业改造工作,1955年春,中共濉溪县委成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领导小组,并在城关、临涣两镇进行对私营商业改造的试点工作,组织合作商店17个,合作小组11个,参加商户239户。同年县供销合作社对私营商业改造办公室成立在全县农村全面开展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1955年下半年开始,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淮北(濉溪)地区开展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各地锣鼓喧天爆竹齐鸣积极要求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特别是小商小贩动报名、写申请书。经过批准后在工商联率领下向当地党委报喜。为适应新形势加速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中共濉溪县委召开私改干部扩大会议进一步贯彻私营改造的方针、政策,参会人数达200组成私改工作队30余人,会议决定在百善率先试点接着全面开展。19558月,全县建公私合营厂、店3个,29户,34;组成合作商店311个,20322219合作小组135632726;生产小组38个,组员2700余人;代购代销244250;自负盈亏的小商贩10021019人。

1955底,濉溪县制定《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计划》,要求对县内私营工厂1956年全部实行公私合营1958年实行国有对私营商业包括摊贩1956年底全部完成改造对手工业1957年全部改造成集体生产社、组扩大社、组的规模1958半数以上的社、组实行半机器生产对服务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划。计划中还对工作方法步骤提出明确要求:要从“点”做起,不要到处乱哄,不要搞运动,要分行业、分地区、有步骤地进行。

19562,濉溪县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实行全行业的合营。当年,全县有集体企业481个,其中合作商店311个,合作小组141个,手工业合作社29个,从业人员4802人。国营商业有百货、专卖(烟酒、糖食)、土产、纺织品、食品、煤建、药材7个公司。

淮北(濉溪)地区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整体上是健康的、积极的。通过改造,广大工商业者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市场基本保持稳定,有力保证了有计划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