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连年遭受水灾,内涝严重,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困难。1953年9月,安徽省委总结治水经验与教训,针对淮北和沿淮地区多灾低产的历史状况,提出农业三项改革(即“三改”)的措施,即:第一,在经常遭受旱涝灾害的地区,改变夏秋两季收成的比重;第二 ,改种高产作物、耐水作物以及旱改水或者水改旱等;第三 ,改变广种薄收习惯,实行精耕细作。1954年淮北率先试点,1955年全省推广。
农业“三改”的核心是避灾保收,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农业增产增收的一项积极措施。
根据省委部署,1953年,淮北(濉溪)地区开始试点推广农业“三改”,压缩高粱、杂豆的种植面积,扩种山芋、马铃薯,夏种高粱。1954年,濉溪县推行“三改”,秋季扩种“胜利百号”山芋,产量高、品质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受到农民的欢迎。此后,淮北地区广种山芋,作为群众口粮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时淮北地区流行的民谚“山芋面,山芋馍,离开山芋不能活”。
淮北“稻改”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淮北地区一向旱作,农民祖祖辈辈没有种过,甚至未见过水稻,加上种植习惯、模式、条件、技术的限制,改种水稻之初,广大农民顾虑重重。“稻改”工作遇到很大阻力与困难。为了推行稻改,省委从南方调配水稻栽培人员、测量技术人员到淮北地区指导改种工作。1955年,中共宿县地委强调,各县委应组织所有干部,加强学习“三改”文件,制定贯彻“三改”计划。专署召开500余人参加的“三改”会议,解决干部思想问题,并派区乡干部赴淮南学习种植水稻经验。1956年1月,地委要求全区改种水稻100万亩,以自然村庄分配任务,要求各县成立稻改委员会,区、农业社成立稻改小组,加强指导。由于旱改水,从育秧、整田,到田间管理,农民没有经验,改种的水稻实收面积较少。尽管如此,但“稻改”工作带来了淮北地区农民的思想变革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部分农民中已经开始动摇“淮北漏风土不能种水稻”的传统耕种观念,这标志着淮北稻改终于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1957年, 农业“三改”的内容发生变化,形成旱地改水田,单季改双季,低产改高产。省委提出“淮北地区水网化稻改化”的要求,制定了《淮北水网化十项规定》,要求淮北地区“七十天无雨不旱,十天降雨400毫米不排不涝”。为了“实现水网化,把淮北变江南”的奋斗目标,一个大干河网化的高潮在淮北大地上掀起。
濉溪县每天有数以十万计的干部群众奋战在水利工地上,沿路挖沟,人来车往,忙碌非凡。各种突击队字样彩旗迎风飘扬,密密麻麻的人群涌动着,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口号震天响。当时流行的歌谣:“白天一片人,晚上遍地灯” “男女老少齐出征,兴修水利干得凶,青年劲头赛赵云,壮年力气赛武松,少年儿童像罗成,老人干活似黄忠,干部策划胜诸葛,妇女赛过穆桂英”“北风当扇摇,白雪当战袍”。每个人都被激情燃烧着,忘我地工作。
濉溪县卧龙人民公社成为全县河网化建设的典型。从1957年起,卧龙人民公社连续开展河网化水利工程建设,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共开挖主干沟3条、支沟37条,修稻圩21处,建水闸2座,水旱灾害得到有效治理,水稻连年获得丰收。
农业“三改”是针对淮北乃至全省的一项农业生产改革综合措施,其中大面积种植高产的山芋、马铃薯等作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淮北农村的耕种习惯,解决了淮北地区粮食产量过低的问题,改善了淮北农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