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
1922年1月,淮北地区的革命青年朱务平、刘之武、徐风笑等在临涣创建了青年进步组织群化团。群化团的快速发展,引起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注意,团中央专门派人调查了解群化团的情况。之后,群化团的主要领导人及其骨干分别被芜湖、徐州、济南和南京等地的中共党团组织吸纳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或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4年7月中旬,朱务平、徐风笑召集在外地读书返乡和本地的青年团员,研究并正式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涣支部,属徐州团组织领导。这是淮北地区第一个团支部。团临涣支部积极传播先进思想,组织领导一系列反帝反封建斗争。同年,临涣区非基督教同盟、濉溪非基督教同盟和旅外学生会相继成立,积极开展反洋教斗争。1925年2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涣支部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临涣支部,有共青团员10余人。
1925年初,在济南求学的郑子瑜、王建东回到濉溪,介绍梁宗尧、文天情、刘景春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淮北地区第一个党小组——中共濉溪临时小组。郑子瑜返回济南后,向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汇报了组建中共濉溪小组的情况,经王尽美同意,将中共濉溪小组划归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后又发展张灿五、苏少立、王友石、余亚仙、丁茂修、张协五、萧亚珍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经与中共中央联系,于1925年8月组建中共濉溪支部,书记苏少立(后为王建东、萧亚珍),有中共党员12人,支部驻地濉溪口。支部下辖中共濉溪组(组长萧亚珍、梁宗尧)、刁山小组(组长丁茂修)、濉溪通讯组(组长张灿五、王友石)3个小组。之后,郑子瑜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中共濉溪支部的组建情况,希望把中共濉溪支部置于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之下,得到中共中央的批准。
中共淮北早期地方党组织机构分布图
在濉溪支部建立的同时,朱务平、赵西凡、徐风笑、刘之武等先后组建中共百善小组、中共临涣小组。1925年夏末,中共临涣小组改建为中共临涣支部,属中共徐州特别支部领导。1926年3月中旬,在原中共临涣支部的基础上,组建中共临涣特别支部。7月,更名为中共宿县(临涣)独立支部,统辖宿县各地中共组织。11月,中共宿县(临涣)独立支部改建为中共宿县地方执行委员会,下辖临涣、濉溪、百善、古饶、徐楼、刁山、童韩等支部,党员33人。
中共淮北地方党组织的建立,为武装夺取政权注入了势不可挡的动力,成为淮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强领导核心。以此为起点,淮北党组织逐步发展壮大,领导淮北人民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