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化育,曾化名张振东,今淮北市杜集区段园镇牛眠村人,1903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考入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在校期间,他经常和进步青年学生一起,阅读进步书刊,传播民主进步思想。
1924年,黄化育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经常组织学生召开讨论会、演讲会,传播革命思想,组织动员学生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后被反动的学校当局开除。不久后,经党组织介绍,进入上海大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学校之一)学习。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黄化育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游行示威。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在学生中更是掀起爱国热潮,他和同学们冒着被军阀以及外国军队镇压的危险,走向街头开展爱国主义革命宣传。
1927年初,黄化育被上海党组织派到河南开封开展革命活动。他深入工厂、铁路、码头和学校,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壮大党团组织,领导组织开展群众运动。为加强对铁路工人运动的领导,黄化育举办工人夜校,编写夜校政治教材,并在工人中建立秘密工会。为迎接北伐军入豫,他发动商人拒绝使用北洋军阀政府发行的铜元票,带领工人群众破坏铁路,阻截奉军南下。
1927年,中共河南省委遭到破坏后,在革命的危急关头,7月下旬,中共中央派周以栗整顿和恢复党组织,领导工农运动。重建后的中共河南省委机关设在开封,同时重建中共开封市委,黄化育任市委委员。
连年的军阀混战,河南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破坏。黄化育深入到开封南关兵工厂,在工人中间广交朋友,了解工人诉求,动员和组织工人开展要求增加工资的斗争。
1928年1月,黄化育接任中共开封市委书记。2月1日至3日,中共河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开封举行,黄化育当选中共河南省委委员。他积极恢复发展党团组织,发动党员和群众散发宣言、标语、捷报等各种传单,组织开展反对黄色工会的活动。2月16日,蒋介石的开封之行,恶化了河南的政治形势。2月至4月,中共河南省委、共青团河南省委及开封等地的党团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中共河南省委负责人和黄化育等400余人被捕入狱。
同年9月,为营救被捕同志,中共河南省委成立革命互济会,加强和被捕同志联系,组织开展营救活动。被捕的同志在周以栗、黄化育等人领导下,采取特殊的方式进行狱中斗争。他们以关押在各“小号”内的党员为核心,利用放条子、取条子、写暗码、敲墙壁等方式,相互传递消息;组织狱中同志学习《社会进化史》《经济学大纲》《社会思想史》等书刊,讨论政治、经济、哲学等专门问题;建立狱内秘密党支部,采用请愿等方式,不屈不挠地同敌人开展斗争。黄化育等人经受住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残酷刑讯。
1930年1月,周以栗、任作民等同志出狱后,领导狱中斗争的重担落到黄化育身上。黄化育带领狱友们,通过请愿、绝食和拒医等多种形式,进行艰苦、英勇的斗争。10月中原大战结束后,中共河南省委、开封市委组织再遭破坏,狱中的形势也进一步恶化。经狱中党组织研究分析,征得狱外党组织同意后,准备越狱。但就在计划执行的前一天,因叛徒告密,越狱斗争失败。
1932年1月,黄化育被敌人残忍杀害,生命定格在29岁。他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