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服
古今服饰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夏装
过去,夏装多为粗布。后来,洋布进入中国,人们穿起洋布做的夏装。上世纪80年代后,男女背心曾流行过一段时间。人们穿起确良衬衫和的确良裤子。再后来,各种各样的化纤衣料开始流行。色彩也比较单调。夏季上衣以白色为主。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女性时兴穿裙子,上穿短袖衬衫。现在,女性的衣着更加斑斓,短背心、吊背服配上花花绿绿的裙裤,构成街头亮丽的风景。
冬装
过去,冬装都是棉袄、棉裤。男穿青,女穿蓝。上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穿笼袄褂、笼袄裤。80年代后,开始穿皮衣,近年又着西服,内配毛衣。
上衣
清末,淮北地区一带男子不论青壮年,均穿长袍马褂,也有着长衫、坎肩的。大腰筒裤,颜色多为蓝、黑色,富有者有蓝紫色,夏天多白色。农民多穿左大襟或对襟衣服,多穿短装,扎腿、束腰。文人学士、乡绅富户多穿长袍马褂,纽扣整齐,两袖肥、长,不束腰,不敞怀。辛亥革命后,服装的质量式样不断发生变化。城市富商渐次着起制服礼帽,西装革履。富贵人家男子多数只穿长袍,不穿马褂。冬季多是绸缎、毛皮;夏天,长短衫非绸即纱。农民和城区贫民,无论冬夏,多着家织土布短装。1927年以后,中山装、学生装开始出现在街头,但绝大多数人仍穿长衫,年节期间、庆吊、拜友作客时,须外加单马褂。中青年爱穿蓝色,。青年学生则穿童子军服和学生服。
妇女上穿大襟袄、大襟衫,腰系长裙,下穿长裤。不论男女,长裤均为大腰裤,称为“大裤裆”。清末,一般上装为右开襟褂,中青年多紧身,老年袖口肥大,长至臀部,服装颜色多为蓝、黑、青、紫,嫁时着大红色。妇女渐次着旗袍、罗裙,穿高跟鞋。
建国后,长衫大褂逐步绝迹。男性由列宁装、中山装发展到西装;女性有列宁装、春秋衫、两用衫、轻便衫以及各式各样的女裙等。
“文化大革命”中,青年人流行军装和工作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工作服渐渐不流行,军装虽不如原来盛行,但至今类似警服等草绿色服装在部分青年中仍然穿着。
70年代末以来,衣服的色尚朝五彩缤纷发展。90年代后期以后,服装款式变化比较多,西装、滑雪衫、T恤衫均先后流行起来。
裤子
清末,一般女性下穿大腰筒裤,扎腿(即用布带在脚踝处将裤口扎紧),服装颜色多为蓝、黑、青、紫,嫁时着大红色。男性穿大腰筒裤,颜色多为蓝、黑色,富有者有蓝紫色,夏天多白色。农民多穿短装,扎腿、束腰。老年人多尚黑色。随着中山装的流行,蓝色已成为主要时尚。但农村老人,尤其是老年妇女,仍穿黑色。
少儿多尚红绿鲜艳的服装。幼时夏天勒肚兜,穿“牛腿裤”。牛腿裤的做法是把方布上角剪作半圆凹形,下角从中裁作二片,一片左右两角缝合而成。冬天上穿小袄,下衣为“连脚蹬”(鞋裤腿是连体的,不另外再穿鞋)。四五岁以前,穿“开裆裤”,裤有“袢膀”套肩上。五六岁时,即改穿“收裆裤”,裤也不再带“袢膀”,而于腰间系裤带。再大些时,服装式样渐同成人,唯色彩鲜艳些,衣服上也多饰以动物、人物等图案
上世纪70年代服装款式变化比较多,窄裤腿、喇叭裤、西装、牛仔裤及各式裙子均先后流行起来。80年代,各类西装风行于市,男女青年着直筒裤、牛仔裤、健美裤、西裤者颇为多见。服装质地多为毛料、丝绸或化纤之类,土织布已经绝迹。着棉布者,也已不多。近几年,人们更注重品牌服装。
鞋
淮北人穿鞋,旧时盛行“双道脸”,即鞋面正中有一腰缝线,至鞋尖处成鹰嘴形外翘。辛亥革命后,鞋式样大变,方口、圆口、尖口、小舌等都出现了。
两面穿钉鞋或钉靴(一种鞋底脚掌部钉十几个圆形鞋钉的高底鞋,矮帮为鞋,高帮为靴),鞋帮用桐油涂过,不透水。农民除冬天穿棉鞋或用麻草编成的“茅窝”外,其余时间也多穿草鞋。
老年妇女有“木底鞋”、“大鞋会鞋”。木底鞋的功用,类似于今天的高跟鞋。每逢会客、拜客等穿上,较原来的身高陡增寸许,不但在外观上,便是在心理上也比别人高出不少。
儿童,常穿虎头鞋、狗头鞋、兔头鞋、五毒鞋(鞋面上有5种毒虫形象)、绣花鞋及素面绿缎鞋。
1921年前后,城市中始有橡胶雨鞋出现,当时称中山鞋或晴雨鞋(建国后,这种胶靴才渐普遍)。1927年后,只有从返乡的军官或路过的商人那里见过皮鞋。建国后,除棉布单鞋、棉鞋外,胶鞋如解放鞋、力士鞋、回力鞋及皮鞋等渐在广大劳动群众中普遍流行。60年代起,白网球鞋出现,塑料凉鞋普遍流行。80年代后期,一些高档鞋如“耐克”、“梅斯达”等也开始在部分青年中流行。
现在,成年男子大多穿皮鞋。
袜子
旧时男女式袜子,都是用白绸布或白土布缝制,袜底用线纳上花蝶、梅花针图案或“累”字,男用称“包脚布”,女用称“裹脚条子”。缠足,妇女因裹脚布臭味大,讲究的人家,专备有熏香的软睡鞋。
机制袜兴起后,很快普及,替代了原来的裹脚布。上世纪60年代化纤品流行出现后,各种尼龙袜则流行至今。
帽子
男子旧时多戴毡帽、瓜皮帽,也有礼帽,夏季戴草帽。建国后,帽子依军帽的式样和质料,有多种颜色,质料另有毛呢的。农村除上述帽子外,更多的是线织猴帽。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人多不戴帽子,夏季除草帽外流行旅游帽,中老年多戴鸭舌帽。
女子旧时头上多顶块蓝布手巾或青丝巾,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城市中年轻女子有讲究戴毛线手工织帽的,式样多种。老人则戴青灯芯绒或平绒帽,也有戴毛线织的帽子的。
儿童帽有“福巾”、“狗头帽”、“亮帽”、“老头帽”等多种。福巾外形略同于风帽。帽顶额两侧留两个洞,有半圆形盖,镶以羊毛或免毛边以代耳。额部与下片缝合而稍凸出,折回钉于下片。下片当额处,钉有“长命宝贵”四个银字(或银小剪刀)以示吉祥,帽顶绣花,脑后钉二条丝涤,下各坠一绒球,并系之。两旁有二指宽的飘带,头有剑形,尖系小铜铃,头动则铃响,周遭镶花边。这种帽子,皆用水红或桃红缎子作面,以花绒或浅红布作里,中间加薄棉絮做成。
狗头帽形状略同于福巾,但脑后部分较短小,无飘带。
亮帽。又叫“格萎帽”。正面有“如意头式”、“蝴蝶式”、“虎头式”等。两端缝合宽约二指的“帽格萎”,使成圆形,中间裱以“袼褙”,以加大硬度。面及格萎上都绣花,戴时头顶部分露于帽外。这种帽,六七岁以上小儿就不再戴,多为家庭自制。现城中已绝迹,唯农村小孩偶有穿戴。老头帽呈圆椎形,顶端有个大绒球,状如马戏团的小丑帽。
毛衣
淮北属于北方地带,过去冬天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主要穿棉衣,毛衣很少穿着。建国后,开始出现毛衣,也主要是线衣,即用粗线织成的线衣,或用羊毛捻成线织毛衣,春秋天穿或冬天配在棉衣的里面。上世纪七十年代知青下放,带来了织衣技术,手工毛衣逐渐流行。近年来,商品繁荣,机织的毛衣风行于市,人们普遍穿着毛衣,还注重品牌,棉衣倒很少见了。
内衣
旧时,淮北乡下人冬天几乎谈不上有内衣,空壳子棉袄、棉裤非常普遍,富裕之家穿点粗布内衣。现在,内衣普遍穿着。过去下穿灯笼裤,上穿粗布衣。近年来,大机器的生产,细布充斥市场,各种各样的工艺把人们的衣着点缀得丰富多彩。现代衬衣、衬裤为人们的必备衣着。
二、饰物
发式
清末,淮北男子留发,只剃去额前及四周部分,发分三股编一条辫子垂于脑后,下端以黑色或红色头绳束后,名为“松辫”。民国以后,老年人剪去辫,留成“披散毛”,中年人多剃和尚头,青年人多留大分头。留洋头的没有,剃光头的多。再早,留小辫。
建国后,老人多剃光头,中年人或剃光头,或留发为小平头、分头,青年人则多留大、小分头、大包头。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人头型变化多样,留长发也在一部分青年中成为时尚。
理发
理发俗称剃头,淮北人都很重视。过去,农村的理发由固定的理发师承包,一两个月轮一回,每年按人头给粮食,小麦、黄豆其他值钱的都给。走村串巷的理发师,挑个担子,这头装着温水的火炉子,那头放着工具什物,有“剃头的挑子一头热”一语。没有师傅承包的村子,则趁着逢集赶会的日子或平时到就近的集上理。建国后,城镇的理发店增多,国营理发店到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被个体理发店代替,多为江浙一带的南方人所开。理发店门前设电动彩电玻璃柱,不断变换色彩,招徕顾客。妇女流行烫发头。近年来,各种名目的美发店、美发厅比比皆是,设施也越来越高档豪华,服务项目、内容不断翻新,美眉、美目。女孩尚洋风,染黄头毛、绿头毛、红头毛,成为街头一景。
头饰
清末,妇女戴耳环,发髻上别簪子,头上戴有彩色梳笼。女子也编辫子,未婚者垂于脑后,婚后窝成纂盘在后脑上,以包网包上系好,上饰金银或铝铜质的纂心花、簪子、荷花针、纥针等。青年女子戴耳坠子,手戴银镯和花戒指;成年女子戴耳圈子,指戴铜顶针,有钱人家戴金戒指,老年妇女戴耳丁子。建国后,女子的独长辫多改为双长或双短辫,婚后多剪成散短发,俗称“二刀毛”。有“二刀毛打牙子,洋袜吊带裤衩子”的说法。头饰至文化大革命时消失。近年来,女子发式除老人外,变化多样,烫发者甚多,头饰也日益恢复并朝多样化发展。富有之家的妇女多佩戴环缀、戒指、簪笼,或金或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