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建房,方位上一般选择坐北朝南,称做“堂屋”。若单独一个院落的,门向东、西的称“厢房”。先前农村鲜有瓦房。农民家庭多为四合院。房屋多是土墙草顶,前墙一面开窗。室内阴暗,夏天闷热。面朝门的是主房,为家中辈份最长者居住,两边称偏房,为儿子、儿媳居住。面朝南的房子称堂屋,面朝西称东屋,面朝东称西屋,面朝北称南屋。正门两一侧叫耳房,一般作厨房或磨坊用。如儿子较多,偏房不够分配,也有所谓
“三间屋、两头房”的,即三间房子,老人住一间,另一向住一房儿始。豪富之家,如儿女较多,往往有进院子、二进院子、三进院子。每进院房互相联结,房屋结构、形状和大小大致相同,只是最后进院子主房较高。贫寒人家多居住在低矮的草房或简陋的庵棚内,往往一家数口拥挤在一起,谈不上什么长幼之分。
建房前。先请“凤水先生”看地形,在不犯禁忌之处建房。民间习俗,房屋的高度要事先与邻居商定,不能有高低之别,生育未满月的妇女禁止进入他人住宅。
建国后,住宅习惯基本依旧俗,但居往禁总逐渐减少,房屋质量逐渐提高。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大致沿袭旧的居住习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砖墙瓦顶的房屋逐渐增多。房内的布局,一般是当门后墙放大方桌,两旁置坐椅,两头内问作卧室,放置桌柜等。有条|件的,当门后墙悬挂字画之类。
城郊居民居住习俗和农村大致相同,只是城内房子多是砖瓦结构,且有少数两层楼房。机关干部多居住集体或统建楼房里,1房1个单元, 多至60多平方米,少则30多平方米。近几年,城乡出现“建房热”,新住宅不断增加。一股是瓦顶砖墙,还有建造楼房的,宽敞舒适,样式讲究。
一、四合房
淮北传统上讲究住“四合房”,即东、西、南、北屋俱企,围成一个院子。门朝南的北屋为主房(又名“党屋”> . -尔币道从主屋门穿过南尽正中。习俗上,条件好的,院内铺洞石板,稍次则从各房门连到院门口.仅铺在再道上,消道两旁种些花草。高裕人家,屋内用方砖铺地。主房正中供神你。没有宗祠的,把祖宗神延供在偏房内。主房内八仙桌、太师椅、条几、存凳供全。卧室内窗明几净,箱、位、柜、橱罗列,床帐被
褥铺摆整齐,朽房内设 文房四家。客厅里放置古玩、悬挂字画,构造、用料讲究。
三、草屋、棚
建国前,准北草屋很多,泥土墙,上漫红草、麦秸或小芦苇。此外有居住条件更差的草棚、石灰棚,均极低矮,是用篙笆外漫泥土作墙而搭成,居民大都是家无隔夜粮的苦力小贩等。每逢炎夏雨季,这些聚居处臭气熏人,疫病多从这些地方引发。改革开放后,乡村草棚逐渐消失。
四、公馆大院
官贵人家居住名称为公馆或大院,前面冠以姓氏称呼,如李(家)公馆,徐(家)大院等。公馆或大院的样式,多为三进院落。
大院的每所院落都有主房。主房比其它房间高大,由房主居住,有3间(室)或5间(室)两种。讲究的要修走廊,或左右依墙砌台,覆上条石,高与人腰齐,俗称“扶手石”。3间(室)一明两暗(左右两间为暗),5间室则敞3间,故俗称“明三暗五”。主房左右为配房,由儿、媳居住。另有客厅、书房、储藏室等。花园坐落在院后,并设后门与花园相通。三进院落中,头门如果用“铁壳门楼”,门口必设置石鼓、闸板。门洞房内多住佣仆。厨房设在院内左侧。厕所在院内右侧。建国后,公馆、大院逐渐成为多家杂院。
五、住宅楼
20世纪60年代,城镇居民住宅楼渐渐兴起,均为公建房,但大多为简易楼,二三层高,且多家合用厨房和卫生间。70年代以来,住宅楼群叠起,多五六层高,每房自成体系,成一室、或二室、或三四室,均有厅房、厨房、卫生间。在居民聚居的小街巷内,因住房紧张,很多房屋被居民自已改造成二层楼(或新盖简易二层楼)。近年来,房地产热,开始流行居民小区,高层楼房,别墅,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讲究宽敞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