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古时叫“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民间称元旦为“年”或“新年”。《尔雅》对“年”的注释是:“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可见把“元旦”称作“年”,是从西周开始的。
据《诗经》记载,古时人们以喝“春酒”、祝“改岁”欢庆过去一年的丰收,祝福来年的美好。另有一种说法,过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丰登的意思。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农业收成好叫做“年成好”,把正月初一作为“年日”。《谷粱传说》:“五谷大熟为大年”;《尔雅·释天》:“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呈现出的是谷穗成熟的样子。人们为庆贺丰收,迎接新一年的生产,就在正月初一这天,欢聚庆祝,一起过年。
1911年辛亥革命后,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议定,决定全国统用公历,也就是俗称的“阳历”,但同时决定,仍保持农历,即“行夏历(农历),所以顺农时;行西历(公历),所以便统计”,将西历1月1日叫做“元旦”,把夏历正月初一叫做“春节”。至今,依然延用着正月初一为“春节”的称呼,而民间仍惯称这天为“年”或“新年”。
年下的物事是非常丰富的,如春联,爆竹、旺火等。春联俗称“年对”、“对联”,古时称 “桃符”,是用桃木版制成的,上面并不写字,而是画神荼、郁垒的画像,用意是驱鬼辟邪。
桃符改称春联,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建都金陵(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当时一屠户家主人不识字,又找不到代笔,故而未贴春联。朱元璋知道后,亲笔为屠夫家写了一幅:“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传为美谈。纸制的春联除传统的门框联外,又增加门楣上的“横披”,构成了现代完整的春联类型。此外还有斗方、帖子。斗方是在方纸的对角写字,如“福”、“春”、“寿”;或在每角各写一字,成四字吉语,如“吉祥如意”,贴在影壁、门扇上。贴在一些窄小的地方,米面缸、及车辕等处,则帖子是单条的字纸,如“米面如山”、“日行千里”等。春联一般是红底墨字或金银粉字,庙宇用黄纸,守孝之家用蓝纸。春联的内容多为辞岁迎新,驱邪避秽,恭喜发财之类。
爆竹和春联一样,最初也是巫术的一种工具,作用也是驱辟妖魔鬼怪。放爆竹贺新春,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亦称爆竿。随着火药的发明,开始出现火药制作的爆竹,也叫爆仗、炮仗、鞭炮。爆竹发展到今天,其形制、花色品种越来越多,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无论都市还是乡村,每当除夕之夜子时,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便噼噼啪啪响了起来,响彻天宇,过年的年味便分外浓厚起来。
旺火是过年民俗之一。除夕于庭院中拢火燃烧江南塞北都比较普遍。北方一些地方把此举称作燎岁、燎星、烘岁、燎祟等。如今,年节的旺火不仅早失去“燎祟”的作用,而且也不在意迎不迎神,它几乎成为单纯的营造节日氛围的道具。
淮北农村平时隔日或隔多日赶一集,过了腊月二十,就变成天天集,叫“乱市”。大户人家多在腊月初八后就杀猪宰羊。磨面是家家不可少的,一般人家磨100至200公斤。到腊月二十六七,家家都蒸、煮、烹、炸,准备年菜。特别是要蒸馒头,足够吃十天半月,并蒸几个大馒头,里面放些枣,留到二月二才吃。每家还要炸焦叶子、蚂蚱腿、馓子等。各家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买布料,备新衣;买红纸,备对联;买果品,备食用;买香表财神,备祭祀;买鞭炮,备燃放……贫困之家或贷或借,也要备点年货。
春节前一天,民间多不称除夕,而称“年三十”。除夕的“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此夕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在古代,除夕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是一年中最为独特、神秘的日子。淮北一带,每年除夕,都要于上午贴对联,贴年画,张灯挂彩。有钱人家还设专门的“天地桌”,供神像,并设香案,摆供果,甚至扎彩棚(俗称“天地棚”)。家家还要剁饺馅包饺子、吃团年饭年夜酒以及吃“消夜”(今称“宵夜”)。消夜是供守岁用的。一盘消夜摆到桌上,家人团坐,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细语,静待天明,便是守岁。除夕夜,人们把它做为长一岁的界日(指虚岁),晚辈儿人向长辈行礼辞岁,长辈给晚辈孩子们发放“押岁钱”(也叫压岁线)。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除夕之夜增添了新的内容,特别是央视春节文艺晚会的举办等,使除夕之夜过得更开心、更热闹。
淮北过年时各种禁忌颇多,涉及面也较广。如忌喊叫、忌打骂、忌扫地、忌泼水、忌倒垃圾、忌动针剪刀杖,忌做鞋(怕出邪事)、忌说不吉利话(煮饺子破了,忌说“破”,而要说“挣”了)等等。
拜年从年初一开始,一直要拜到初五六。俗传“初一初二拜户族,初二初三拜舅舅,初三初四拜岳父,初四初五拜姑姑”。到时候不去要见怪。再迟了,也不受欢迎,因为待客的菜吃完了。俗传“拜年拜到初五六,又有馒头又有肉,拜年拜到初七八,扯着胳膊向外拉”。
年初二为吉日,人们开始走亲串友拜年,多是女婿到岳父家、外甥到舅舅家、侄儿到姑姑家拜年。大人们则带着小孩到各亲友处。家家备有糖果、花生、瓜子、糕点及烟茶招待客人。
年初四新婚男子多偕妻往岳父家中拜年,岳父以丰盛的酒席款待“贵客”。当天夫妻二人要返回,不得留宿,谓之“正月媳妇不空房”。
年初五是正月里的一个重要日子,要象初一那样放炮、宴乐,只是节日气氛稍逊。初五也叫“破五”,因为新年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过此日可破,故称。过了初五,淮北城镇和乡村集市店铺正式开业。各商家铺户燃放鞭炮,互祝“财源茂盛,生意兴隆”。
新中国建立后,春节放假3天,让群众尽情欢乐。1958年“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提倡过“革命化春节”,各业均要加班生产,农村春节挖河渠,淹没了节日喜庆气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过年民俗文化的迷信陋习部分被革除,精华部分得以传承。各机关团体渐以“团拜”取代走街串户的“户拜”,并组织拥军优属活动,开创了一代新风尚。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也叫“上元节”、“灯节”。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史载,西汉文帝承周勃平“诸吕之乱”后继帝位,勘平之日正是正月十五。以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都出宫游玩,与民同乐,遂定为节日。又因“夜”在古语中称“宵”,故名元宵节。汉明帝时期(58至75年)提倡佛法,敕令元宵节点灯敬佛,以示对神佛的尊敬和象征佛家学说大放光明。唐时,元宵张灯发展为盛况空前的灯市。节期也由汉代的一天增加到唐代的三天,宋代延长到5天,从正月十三试灯延续到十八才收灯。宋代京都灯市规模壮观,常常绵延数十里。除张灯外,还放烟火爆仗,射灯谜和杂技演出的元宵活动也在当时形成。清代元宵节俗活动中增了社火,诸如舞狮子、舞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打腰鼓、土台戏等所谓“百戏”。灯期为3天。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饮食风俗。元宵俗称 “圆子”、“团子”、“汤团” 、“糖元”,取其圆形,寓意合家团圆、幸福美满。
淮北在节前几日,大人们为儿童扎制各式花灯,并准备蜡烛、烟花、爆仗。家家用麦、豆掺合的面粉蒸成面灯,按家人属相蒸成“龙、狗、鸡、兔”之类。有的还蒸成十二月灯,灯边捏一记号,一月一捏,点后,哪一月灯燃得旺,认为哪月运气好。居丧之家头一年不蒸灯,由乡邻送灯。元宵节前一天晚上,就点花灯、面灯,俗称“试灯”或“亮灯”。点面灯则用火柴杆缠上新棉花插于面灯中间作为灯芯,里面放些豆油或香油点燃。面灯放于门旁,灶间、粮仓等处,另外每人一盏放于床头前。面灯里的油燃尽后,面灯也烤得黄黄的,食来脆香可口。
节日晚上,儿童多持(或拉着)纱灯、纸灯、面灯游玩,花灯制式繁多,有鱼形、虾形的,鸡形、兔形的,莲花形的等等。青壮年则结伙赛龙灯、云灯、走马灯、羊抵头灯、放河灯等各色花灯。玩灯时,青少年更爱放些花炮、焰火。城乡孩子们还爱玩“滴溜金儿”,这种小焰火拿在手中,一挥一舞之间,必散落一溜金星,故得此名。乡间少年还有到要村外田头点燃草把向空中抛投的习俗。是日,出过嫁的女子均不得在娘家过夜,有“正月十五看娘家灯,死得娘家干干净净”的迷信说法。元宵节淮北还有“走百病”的习俗。一般在正月十六晚上进行,参与者都是妇女,成群结队出游。俗传是日出门,一年可免百病。
1984年的元宵节,淮北市举办大型灯会活动,相城淮海路从西到东十里长街,布满各式各样、争奇斗艳的彩灯,热闹异常。近年来,相山公园里也举办了几次元宵灯会活动,许多的民众聚集到公园游园观赏花灯,猜灯谜,登高赏月。城市社区、集镇往往还举办耍狮子、舞龙灯、玩旱船、赶骑驴、担花挑、踩高跷、扭秧歌、打腰鼓等社火活动。有的乡村集镇还锣鼓喧天地上演豫剧、梆子戏、坠子等地方戏曲。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又名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称“三冥节”。清明本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人们将农作时令、肃穆的祭奠亲人和踏青的娱乐活动结合起来,后来又把祭祖、寒食、上已、三月三等节日内容并入其中,使得清明节具有多重含义成为娱乐赏玩节日之一。规模很大,仅次于春节。祭扫坟墓习俗始于秦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在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习俗。
寒食节又称“禁火节”。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也有的说是前两天),因其与清明节节期相近,很容易相混,到了唐代,祭扫祖先坟茔之举已将寒食、清明两个节日联系起来,人们习惯地把两个节日当作一个节日。
相传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而设立。晋文公为报答介子推“割股以啖”之恩,派人到绵山,请子推出山做官。手下遍寻不见,献计火烧绵山,逼他出来。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到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发现介子推与母亲紧抱一棵大树,被活活烧死。晋文公有感于此,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火,家家户户吃干粮、冷饭。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前,各家都为已故亲人上坟扫墓,表示对亡灵的哀悼和缅怀。新中国成立后,各机关、学校等团体多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敬献花圈,追念先烈功绩,以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几为定制。清明时节,人们扫墓后,往往踏青春游。淮北人清明早上还有吃煮鸡蛋的习俗,俗称“清明不吃蛋,穷得乱打颤” 。午餐多为冷餐,尤似古时的寒食风俗。每逢清明节,淮北家家屋檐下插柳枝,民间流传着“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之谚。家家户户将柳条插在井边。“井井有条”的成语,也来源于清明插柳的活动。清明前后放风筝是传统习俗,青少年喜欢在野外放飞各式各样的风筝。
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清明文明祭祀新风已扑面而来。在崇尚科学为荣、愚昧无知为耻,大力倡导文明祭祀,反对铺张浪费旧习俗的大背景下,淮北不少市民和专家都呼吁,摒弃街头焚香、坟前烧纸的陋习,清明扫墓的方式应当更文明、更健康,更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于是,文明祭祀的新理念越来越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同。一些人家用鲜花、音乐寄哀思,“墓祭”之礼从过去的燃烧纸钱香烛鞭炮转变为“无烟祭扫”的清雅寄幽。同时,网上祭祀(如“网上祭先烈,共铸中华魂”公祭活动)、家中祭祀、树葬、海葬等新祭祀方式逐渐盛行。这不仅体现了新时代淮北人的人文精神,而且更好地传承了清明节的传统节庆文化内涵。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与中秋、春节被称为我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称谓“一年三节”。又名端五、端阳、午日、重午、重五、地腊、中天等。端者,初也。端是开始的意思,午是十二支之一,原意为月初午日的仪式。端午的“五”字又与“午”同音,五月五日称为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众说不一,不同地域多有各自的解说。有的说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风土记》有“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的记载;有的说起源于恶月(五月)、恶日(五日)的岁时禁忌习俗;有的说起源于伍子胥,认为伍子胥在此日投钱塘江而死。当然,端午节起源的说法中,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最为普遍和流行。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一种说法是屈原投江后,当地老百姓拿出糯米粽子、油糕投入江中,据说糯米可以粘住鱼鳖嘴,使鱼鳖不吃屈原的尸体。另一种说法是起初人们把饭团子投入江中给屈原吃,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来屈原托梦于人转告乡亲们,以后要投,就用楝树叶包裹饭团,外缠彩线,蛟龙就不敢吃了。闻一多先生考证说起源于吴越民族的龙图腾祭。
端午节前后,气候多雨,湿热多病,毒疫易传,这就形成了端午习俗文化的另一个主题,避邪驱瘟,除虫灭害。避五毒(蛇、蝎子、蜈蚣、蜥蜴、蟾蜍)所用的材料主要有艾草、菖蒲、雄黄酒、五色丝等。
淮北端午节这天插艾、吃粽子、吃糖糕,而且还捉蛤蟆、喝雄黄酒,给孩子手腕上佩戴五色线。家家屋檐下都插艾枝,俗有“端午不插艾,死了变成老鳖盖”之谚。捉蛤蟆、泡雄黄酒饮用现已罕见。节日食品除鱼肉外,还有糯米做的裹红枣、火腿、腊肉等花色品种繁多的棕子和油炸糖糕。未婚女子多用红、绿、黄等多色丝线和花绸布缝制香袋,内装艾叶、樟脑等香料药物,拴于胸前或分赠亲朋好友,有避瘟疫和防毒虫近身之说。幼儿耳窟多用雄黄酒搽抹,以避虫害。小孩手腕上、脚脖上佩戴五色彩线,谓之“长命缕”,节俗相传至今。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我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并将农历每季中的每个月的十五日,分别称为“孟”、“仲”、“季”,八月十五日正当秋季正中,故称中秋,也称仲秋。俗以中秋月为团圆的象征,并有亲人团聚之俗,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
《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秋夕祭月是和春天祭日相对的。夕月就是祭月亮,可见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以后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汉代赏月习俗已形成。汉武帝建造“俯月台”用以赏月。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宋朝中秋节赏月、玩月的习俗炽盛。上自天子,下至文人墨客黎民百姓,对月酌酒,咏月赋诗。人们对北宋苏东坡著名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几近能诵,爱不释手。
相传月亮中有宫殿,有奔月的嫦娥,有伐月桂的吴刚,有金蟾和捣月的玉兔。嫦娥奔月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汉代《淮南子·览冥州》记载,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不死之药,而其妻嫦娥偷来吞了,成仙奔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节之夜拜月、赏月、玩月,也叫祭月、供月、礼月等。中秋赏月早已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秋节吃月饼,取其团圆之意。月饼是中秋节祭拜月亮时最主要的物品,祭月后,月饼由全家分食。由于月饼象征团圆,人们把月饼称为“团圆饼”。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宋代的月饼已有荷叶、金花等花色名目。元朝末年,“鞑子”横行,中土人家家住一个鞑子,人们就在月饼中藏着“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纸条,相约在中秋节起义反抗鞑子。后来纸条被红绿丝代替。明清以来,月饼用料、风味、花色品种丰富多彩。形成不同的风味,如京式月饼,苏式月饼等。
淮北城乡许多家庭大多做月饼、蒸糖包,亲友往来赠送月饼、活鸡或烧鸡、果品等。晚上将月饼、熟食鸡、果品摆在案上,焚香放炮,拜过月后,全家欢聚,共饮团圆酒赏月。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俗称重九、重阳节,又称茱萸节、菊花节,是中国人最古老的节日之一。《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俗称重九。“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古代诗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郭震《秋歌》诗有“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重阳节民间的节俗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糕汉代称“蓬饵”,唐宋时称重阳糕,明清时称花糕。淮北城乡人们则称“发糕”。重阳食糕,有借“糕”谐音“高”,以求步步高的意思。
新中国成立后,淮北地区已罕见有人饮菊花酒了,但还有重阳登相山、赏菊等习俗。淮北人,尤其是老人们往往结伴登高(爬相山),在相山之巅,可领略天高云淡的爽秋风光,俯瞰相城美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相山公园在重阳节之际举办菊展,赏菊人络绎不绝。城乡有些学校组织学生野游,登高赏秋。这都是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活动。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定为老人节,人们把重阳节这一天称为“敬老日”、“敬老节”。九月九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淮北各机关、团体、社区,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开阔视野,交流感情,让老人们的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