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2月4日是立春之日,一般在春节前后。一年之际在于春,立春的节俗活动主要有鞭春、咬春等,表现的是劝励农耕、祈求一年丰收的主题。
汉代在立春日祭春神、农神,造土牛耕夫也是象征性地向人们展示农耕的到来,催劝农耕。唐代之后,巫术行为渗透到节俗之中,出现“执仗鞭牛”之举,这也就是所谓鞭春、鞭春牛、打春牛。鞭春之外尚有咬春,即吃一些生菜或春饼。淮北的人们在立春这天吃青萝卜,俗称“咬春”。“咬春”可使人全年百病不生,又认为老年人“咬春”可以固齿。人们十二生肖的属相也是从立春之日更替。
归宁节
农历正月十六称“归宁节”,是娘家接回出嫁女的日子。俗话说:“过罢十五到十六,家家都接连心肉。”是日,淮北出嫁的女子多和女婿一道回娘家赴宴。民间称此日为“好日子”,多择该日结婚。至今淮北仍流传“正月十六下雨雪,新娶的媳妇把嘴撅,一是不能走娘家,二来不能穿花靴”的民谣。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旧称为祭龙之日,又称“春龙节”、“青龙节”或“龙抬头节”。民间称“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天文学家介绍,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雨水也会多起来,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淮北民间谚语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当年一定是个好年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民间传说:天王老子对女皇武则天胡作非为非常不满,命四海龙王不向人间降雨。有个管天河的青龙王看到人间灾情严重,便偷偷地行起雨来。天王大怒,把这青龙王打下凡间,并告诫:“待金豆花开才许回来”。百姓们都为青龙王鸣不平。有一年二月初二,有个老婆婆口袋破了,玉米撒了一地,她心里一亮,说道:“黄色的玉米正像金豆,把玉米爆成花,岂不就是金豆开花?”于是大家爆起玉米花来。太白金星老眼昏花,一看遍地金豆开花,便要求天王把青龙王召回宫去。从此,每逢二月二,淮北民间就有了炒玉米和各种豆类的习俗。
二月二的清晨,淮北的农家早起,在庭院间用草木灰围上大小不等的圆圈,中间挖穴,置放少许五谷杂粮,谓之“围仓”,以示丰收在望。还有人用草木灰撒在屋根、地边上,说是青灰象征青龙,希望青龙及时行雨,永保丰收。也有的说这时蛇蝎出蛰,撒草灰可以祛毒驱虫。这天各家除用玉米炸花子,用大豆炒糖豆食用预兆丰年外,早餐不吃下面的饭,说是糊了龙眼无法降雨,只喝“灯汤”,即把正月十五蒸的面灯切成片做成清汤。春节蒸的大馒头,正月十五蒸的龙灯也在这天全家分食。农民这一天不干活,俗话说:“二月二,不干活,蹶着腚,吃大馍”。民间有引钱龙、剃龙头(理发)之举;还有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以及忌磨等禁忌,助龙抬头。
二月二处于惊蛰时,百虫都从冬眠状态中醒来,蠢蠢欲动。民间防虫、除虫的办法有熏虫、咬虫、清扫、烛照、诅咒等许多种。
旧时这天,各地庙会香火旺盛,前往寺庙焚香朝拜者络绎不绝。是日,出过嫁的女子在不准娘家过夜,俗说:“二月二吃了娘家的花,死老婆婆啪嗒”。此说沿袭至今。如今淮北农村二月二撒灰圈的习俗已消失,而炸花子、炒糖豆等习俗仍然盛行。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为“曝晒节”,又叫“晒龙袍日”。此时正处三伏天之中,赤日炎炎,骄阳似火,曝晒活动十分广泛,寺院、田舍、宫廷、民间、文人、商家均有曝晒之举。曝晒的有书籍、佛经、衣物、皮货、粮食乃至宫廷的仪仗、皇帝的龙袍。在民间,主要是曝晒衣物、布帛等用品,防止霉烂,所以叫晒霉。这天淮北城乡习惯将衣服、书籍等物拿出来晒一晒。农户人家还要在这天晒粮食。俗话说:“六月六,晒龙衣,湿了龙衣烂蓑衣。”如果这一天下雨,则认为当年是个涝年。
旧时,六月六也是为长辈庆贺66岁大寿之日,至亲好友,多备上酒肉、果品前往祝寿,长辈则设宴招待。大人们把孩童端午节扎的“长命缕”剪下,丢于水中,俗说“能成龙”。娇惯的男孩小时戴的“狗脖项”,12岁的今日,请来舅舅剪下,投入井内,意为“望子成龙”。家中请来所有的至亲好友,备上丰盛的酒宴,共贺儿子长大成人。
旧时,淮北还有在六月六“烧满月”的习俗。这天家里设香案、放鞭炮,敬谢天地神灵,庆祝小儿种痘收工(痊愈),并以喜馒头答谢送礼物的亲朋,叫做“烧满月”。淮北女子六月六沐发,特别是以凤仙花染指甲,乃是夏日闺房消遣韵事之一。近年来,染指甲已用指甲油代替。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民间传统的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是中国古代的“女儿节”,被誉为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七夕节的别称还有双七、兰夜、巧夕、鹊桥会等。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于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唐代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醉翁谈录》说:“七夕潘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雍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提起七夕节,人们也会联想到牛郎织女这个优美动人、千古流传的民间爱情传说故事。汉代应邵的《民俗通》中就有“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描写。汉《古诗十九首》中,也有牵牛星与织女星的拟人化描写。七夕乞巧,是古代民间女子尤其是少女,向织女乞求灵巧和智慧的意思。七夕夜,女子们一面观牛郎织女相会,一面向织女乞巧。南北朝时期出现乞巧活动和较完整的牛郎织女故事。南朝梁任肪《述异记》写到:织妹为天帝孙女,心灵手巧,能织造云雾绡缣之衣。天帝让其嫁与河西牵牛,织女婚后竟废织纴,天帝大怒,责令其归河东,只准二人每年七夕相会一次。
淮北的女孩会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七夕夜,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织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更乞求获得美满的婚姻爱情。
2006年6月,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恰巧这年农历闰七月,一年将过两次“七夕”,一次是公历7月31日,一次是8月30日。这让更多的青少年在了解“七夕”的文化底蕴、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方面,又多了一次温课的机会。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是祭祖上坟之日。这天各家都到祖坟焚箔烧纸钱,或以三牲(鸡、鱼、肉)礼品祭奠祖先。它与清明、农历十月一合为三鬼节。
中元节源于道教。中国岁时节令中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三元又是根据道教的所谓三官而来。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三官的生日分别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因此这三个日子也就叫三元。
旧时淮北地区在七月十五除祭祖上坟外,晚上要举办盂兰盆会。佛祖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号称“神通第一”的目连救母的故事,后演化出来盂兰盆会。为孝亲之供,请僧人祭坛诵经,超度亡魂。人们往往用纸做荷花灯,点上蜡烛,放入河中,俗称“放河灯”。放河灯的目的,是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宋代放河灯的习俗就已存在。随之发展,其中拯孤照冥的信仰成份到清代渐渐淡化,娱乐的、审美的民俗文化成份与日俱增。建国后,淮北地区七月十五的各种节俗活动渐被摈弃。近几年,七月十五祭祖神活动渐盛。
下元节
农历十月初一,称下元节。它源于道教,《唐六典·祠部中郎》说“下元水官生于十月十五日,‘皆发身自忏悔罪焉’”。遂把这日定为鬼节。武则天也生于十月十五日,她对这“鬼节”很忌讳。当皇帝后,下令将鬼节改在十月初一日。百姓不满,一直把扫墓时间推迟到初十左右。淮北民间至今还有“早清明晚十一”的说法。节俗活动以祭祖事鬼为主要内容。
清明多墓祭,要修坟、扫墓;中元节除墓祭外,最独特的是放河灯照冥救孤;十月一最突出的是送寒衣。清明、七月半的节俗活动中都有游乐赏玩的成份,唯独十月一是一个纯粹的鬼节,所以又叫“冥阴节”、“哭节”、“寒衣节”。
十月一天气渐寒,正需添加冬衣,由阳间推及阴间,人们便送寒衣给亡故之人。淮北在下元节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送寒衣”扫墓活动,所送彩纸剪糊的冥衣鞋帽之属(新丧用白纸),大多在墓前以火焚化致祭,或于晚间在门外奠而焚之。
冬至节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的十二月二十二三日,也称“亚岁”。
古代就有夏至祀地、冬至祀天的宫廷之礼。民间有“冬至大如年”、“冬至饺子,夏至面” 、之谚。淮北地区的习俗是吃“猫耳朵”(饺子形似猫耳朵),俗称冬至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如今,从冬至起人们就开始进补,淮北冬至这天很流行喝羊肉汤、喝鸡汤,
冬至也是传统的尊师节。旧时这一天民间多是礼拜、宴请老师。乡学、私塾均在冬至日放假、请教习。此外还有“敬惜字纸”即在这天烧字纸的习俗。
冬至进“九”,每九天为一个时段,九九八十一天为寒尽。淮北流传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凌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燕子来。
九九八十一,猫狗躺阴地。
腊八节
农历的十二月别称是“腊月”。古代冬季祭神祭祖的祭祀活动在十二月举行,所以称十二月为腊月或蜡月。腊祭专用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民间俗称腊日为“腊八”。
腊八喝“腊八粥”源于一个佛教的一个节日——佛成道节。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成佛之前苦修六年,几无所获。有一次,他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由于暑热难当,又累又饿,他终于倒下了。这时一位牧羊女正好来到这里,便把自己的午餐乳糜(用牛羊的乳汁和米粟煮成的乳粥)拿来,一口一口地喂释迦牟尼。他吃完饭,顿感元气恢复,在河中沐浴,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悟道,于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于是腊八成为了佛成道日,佛教定于腊八吃粥以作纪念。
旧时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寺院僧侣在腊八前夜,选取好吃的谷物、水果,涤净器皿,到次日天明熬成七宝五味粥供佛,这种粥被称为“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民间,家家户户也做腊八粥敬神、祭祖。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并馈赠亲朋好友。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是为自己积德。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在某些花卉和果树的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时至今日,淮北地区仍保留吃“腊八粥”的习俗。是日,家家早起,用米豆果蔬等八样东西熬粥,谓之“腊八饭”,现已成为独具风味的节令小吃。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月里的第一个重要的日子,是过年的开始。俗语道:“吃罢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人们为过好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年”,从腊月初八就开始“忙年”,做过年的准备,忙着张罗置办年货。
祭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四俗谓“小年夜”,也称“小年节”。节俗活动最突出的是祭灶。祭灶即祭祀敬奉灶神,送灶神上天。灶神也叫灶王、灶君,俗称灶王爷。
汉代以前在夏季祀灶,西汉末年祭灶便定在腊月。后来祭灶则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进行。旧时淮北地区祭灶是“官三民四”,即官家在腊月二十三,民间在腊月二十四。辛亥革命后已无此区别。
传说灶神姓张,是张玉皇的儿子,名子郭,长得像个美女。他不仅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他因贪嘴触犯天规,被罚到人间职掌灶火。灶神最初只管烟火饮食一类的事。后来权限扩大,主要考察监督人们的所作所为,定期向玉皇大帝报告。开始,灶王每年向玉皇大帝报告一次,后来报告次数多起来,变成每月的最后一天都要上天去汇报,报告人们的罪状,并根据罪行的大小折人的阳寿。人们为了请灶王上天汇报时多说些好话,少讲些坏话,便虔诚祭拜他。
祭灶这天,要预先请灶君码(即买灶君像),淮北各家各户锅屋灶间都张贴新的灶神画像。画像一般是木板彩印的(红、黄、绿三色印刷),中间有身着官服的灶王爷,身边是灶王奶奶,两边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等联语,上额写“一家之主”。二十三(四)晚上,家家设供祭灶,一般供蜡烛、焚香、酒糟、饴糖、果品等,敬灶神时全家依次叩拜,同时念道:“灶王灶王,请你吃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并用饴糖抹一点在灶君嘴上及灶门上,把锅屋墙上贴的旧灶君像焚烧,叫送灶君上天,即送灶神醉饱登天门,饴糖抹嘴是让他好话要多说,以为灶王“吃了人家的嘴软”。祭灶二更后收供,全家分吃饴糖、果品等。
灶王是一家之主,自然不能老住在玉皇大帝的天宫里不回家,因此祭灶之俗便又有迎灶、接灶之举,即在正月初一五更时分放炮竹迎接灶神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