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 淮北市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数非常小。建市之初,全市有回族、满族、侗族、蒙古族、畲族、苗族6个少数民族,人口394人,占总人口的0.5%。其中回族372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少数民族32个,未识别民族7个。人口3079人,其中回族2419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市有回、满、蒙古等37个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056人,占总人口的0.14%。2015年全市有回、满、蒙古等35个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038人,人员数量有所增加。
从淮北全市范围看,少数民族分布、结构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民族成分多而总人口相对较少;二是多为散杂居住在厂矿企事业单位,农村人口少;三是大多因工作调动、学校分配、通婚联姻、矿区招工等原因迁入,土生土长的本地少数民族人数少。淮北市少数民族人口多因工作调动、学校分配、通婚联姻、矿区招工等原因迁入。
沿淮淮北的回族人多且集中,呈现小聚居状态。回族进入淮北后,由于自身原因和地域特点,主要从事于饮食业、屠宰加工业、制革业、个体商户及半商半农等。长期以来,淮北市的民族团结工作从未停歇。各族人民建立了浓厚的民族情谊,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宗教 淮北市宗教类型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2015年,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已成立市、县(区)宗教团体16个,依法登记场所220处,已备案教职人员113人。基督教堂点203处,牧师4人,长老20人,传道员78人,信教群众近11万人。
人口 淮北市是一个新型移民城市。1960年建市之初,淮北市总人口64312人,其中以煤矿职工为主的非农业人口60923人,占总人口的94.7%;农业人口3389人,占总人口的5.3%。随着煤炭工业和地方工业的迅速发展,行政辖区的逐步扩大,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全市总人口增加的速度很快。1977年濉溪县划归市辖,淮北市人口增至1101789人,突破100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府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居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质量全面提高。1990年,总人口达161万人,比建市之初增加155万人,增长了24倍。2015年末,全市总人口2164975人。总户数674656,男1111278人,占总人口51.3%,女1053697,占总人口48.7%。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0.1‰。
出生率14.1‰,死亡率4‰,市区死亡3873人,死亡率3.7‰。全年出生30532人,死亡8677人,迁入13189,迁出14705人。全市城镇人口1040646人,乡村人口1124329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48.1%和51.9%。
历史上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山西等地人口大量移民到淮北地区;1957年淮北闸河煤田大规模开发,蚌埠、濉溪、滁县、宿县、阜阳、萧县等16个县的知青、农民工、临时工迁移到淮北市,支援淮北煤田建设;1960~1963年,从江西、东北三省、蚌埠、宿县回归一批外流人员;1968年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淮北市接收大量上海、蚌埠等地知青插队落户;1972年3月,上海闸北区人民医院115人整体迁置到淮北市人民医院;1977年,濉溪县划归市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部分外放知青返回淮北,亦有大批知青迁出淮北;1992年,濉溪县、萧县区划调整……诸多因素,均使淮北市人口呈现多元化态势。
进入21世纪,人口迁移多以经济发展需要为主要诱因。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逐年增多,外地到淮北打工的人员也呈现上升趋势。此外,淮北市区拥有淮北师范大学、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以及大中专院校,每年毕业生毕业和新生入学都形成迁移高潮,人多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