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市分布
民国时期,境内有50多个集市。北部集市多分布于宿永公路沿线,中南部集市多分布于浍河两岸,南部的集市较分散。北部集市从濉溪镇为中心,西有刘桥集、小城集、钟楼集、张集;北有渠沟、任圩集;东有蔡里集、烈山集;南有黄桥集、平山集、赵集、龙桥集、徐楼集;东南有宋疃集,古饶集;西南有四铺集、三铺集。集与集之间相距8至15里不等。浍河横穿县境中南部,河南岸自西向东较大的集市有古城集、岳集、临涣集、韩村集、童亭集、孙疃集、南坪集。南部较大的集市有陈集、罗集、双堆集、芦沟集、任集、龙沟、界沟集、五沟集、白沙集、袁店集等。东北部有高岳集、甸子(朔里)集、矿山集等。
建国后,集市分布基本如旧。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和矿区的兴起,原个别集市关闭成为死集,如宋疃集、黄桥集、龙桥集、平山集等,有的地方兴起新的集市,如杜集、马场、大陈家等。
二、集市交易
集市大小不一,逢集日期也各不相同。民国时期,一般小集是10天3集,各集分别按“一四七”(农历,下同)“二五八”“三六九”排列。较大集镇则10天4集,多按“一四七九”,“三五八十”或“一四六九”“三五八十”排列。这样错开集日,有利交易活动。
建国前,行人间谈交易时,一般使用本行业的隐语,暗码。粮食行的暗码是旦底、抽工、扁川,谓回,缺手、断大、毛根、入开、弯子,分别代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鸡鱼行则用水、哑、木、封、土、天、腥、山、火、金,分别代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牲畜交易时行人斡旋,于袖内伸手指表示价格。伸1-5个手指,表示1-5的实数。超过5,依次为挠子六、捏子七、撇子八、钩子九、满把十。行人发誓赌咒,以示货真价实。所谓“牛行咒、三千六”。这些暗码,各行之间相互保密。
大集镇如濉溪、临涣、孙疃、南坪等,因上市商品丰富,便于物以类聚,形成各个“行”和“市”,如粮食行、棉花行、土布行、干果行、青菜市、瓜果市、鱼市、鸡鸭鹅市、猪羊市、牛市等。行和市有“行人”,大的行市,行人多达20余人。交易中,买卖双方讨价还价,行人从中调解说合,成交后从中收取一定的交易费,俗称“双佣钱”。
民国初年,濉溪的口子酒、粮食和土特产的交易十分活跃,周围各县的客商和农户多来濉溪出售粮食,买回口子酒和烈山无烟煤。西关、南关、东关的大小粮行59家,街道常被卖粮的太平车堵塞。上海、南京、无锡、常州等地客商也纷纷来濉溪坐庄购粮食。日军侵占濉溪前,每天粮食上市量均在百石(30万斤)以上,有些粮行为把生意做活,还按粮预借贷款给卖粮户。濉溪老桥头是商品吞吐的咽喉。桥西侧有码头,每年夏秋水旺季节,商船增多,外运商品以粮食,口子酒为主,运进商品有江西的木材、毛竹、瓷器,福建的红、白糖,沪、宁的染料、布匹、纸张、煤油,苏杭的丝绸,宜兴的柴砂器以及其他工业品和日用杂品,冬季,桥头两侧又是柴禾行和红芋行,相山、蔡里、赵集、平山一带的山红草、山红芋多数来此交易。
临涣集春季集上牛马骡驴的上市量近千头,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牲口贩子也来此买卖牛马,一日成交百余头,成交额达4至5万元。
1952年,百善集举办物资交流大会,周围各县的客商来参加交易,上市人数达8万人,成交额达70多万元。
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集改为3天1集,或逢双或逢单。大小集交易形式也不相同,小集上市人数少,商品少,多是买卖双方自由成交,没有行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市贸易得到迅速发展。淮北上市商品大增,工业品、副食品、家产品、工艺品、土产品、家畜家禽等应有尽有。售货摊点布满大街小巷,商品之多,交易之活跃亘古未有。
三、庙会交易
民国时期,境内的庙会有80余处,一般每年每处举办1次。规模最大的是三月十八相山庙会。会日,北起相山,南至濉溪的18里地段,赶会者摩肩接踵,不下5万人。旧时有“相山的香火,濉溪的买卖”之说。其次是正月十五城隍庙会,二月初二土地庙会,二月十九马桥老猫洞会,四月十八泰山庙会,赶会人数每场在万人以上。
建国特别是1976年后,革除还愿、拴儿等封建迷信活动,把较大的庙会、古会改造成城乡物资交流大会。1980年,省首次把濉溪二月二土地庙会组织成物资交易大会,会期7天。有10多个外地市、县的单位和境内的40多个单位参加大会,商品沿新城淮海路两边一字排开,绵延数里,琳琅满目。
近年三月十八相山庙会,濉溪赶会有15万人左右,成交额50万元。正月十五城隍庙会,赶会者10万人左右,成交额20万元。二月二会,赶会者10万人左右,生产资料的交易十分活跃,成交额在30万元左右。现在传统庙会、古会还有12处,均改为物资交流大会,每年举办90次,成交额达411万元。